阅读语段答题。
贝多芬的故事
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在欣赏着楼上优美的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啪”的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上望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防开喉咙喊道:“来人呀!来人呀!”“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楼上是谁?怎么往地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哦!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个名字,怒气消了一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他吧。”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看见贝多芬正集中全部精神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在纳闷儿,忽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长时间才离开,当他下楼时,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感叹到:“真努力呀!怪不得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1.用“ ”画出描写琴声优美的句子。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成成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高亢——( ) 豪华——( )
分散——( ) 镇静——( )
4.这篇文章是按 顺序写的。
5.这篇短文赞扬了( )。
A.贝多芬会想办法,用冷水浸发烫的手指。
B.贝多芬会弹钢琴,琴声十分优美。
C.贝多芬顽强的毅力和勤学苦练的精神。
课内阅读
忽然,一群圆圆的小虫飞来了,很快就把蚜虫吃光了。棉花姑姑惊奇地问:“你们是谁呀?”小虫说:“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
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她咧开嘴笑啦!
⑴我会填。
一()小虫,七()星星,一()斑点,一()叶子
⑵照样子写词语。
碧绿碧绿的叶子
碧绿碧绿的
雪白雪白的棉花
雪白雪白的
火红火红的
很大很大的
⑶()把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
⑷七星瓢虫什么样?在文中用“”画出。
⑸给“不久”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吐鲁番盆地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度,最高可达47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强烈)的阳光(照射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
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别致)的野餐。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钻天白杨,一行桃树,一行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有遮阳蔽日之处,()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多少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讶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⑴用音序查字法查"漫",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
“漫”在字典里的解释有五条:
A.水过满,向外流; | B.到处都是; | C.莫,不要; | D.不受约束,随便;E.广阔,长; |
①“漫天风沙”的“漫”应选第()条解释。
②“长夜漫漫”的“漫”应选第()条解释。
③“漫无目的”的“漫”应选第()条解释。
⑵选出“()”括号里合适的词。
⑶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⑷人们把吐鲁番称作、。
⑸人们把横贯整个盆地的一座山称为,理由有两点:①;②
⑹吐鲁番人用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林阴路在中钻天的白杨,可以,栽种桃树梨树,可以。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
读片段做题。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深又窄,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在这句话中,作者用了三个比喻写出了威尼斯小艇的特点:
⑴把小艇比作,写出了小艇的的特点。
⑵把小艇比作,写出了小艇的的特点。
⑶把小艇比作,写出了小艇的的特点。
课外阅读。
祖国的明珠
海南岛是一个宝岛,是祖国南海的一颗明珠。
在那里,椰子、槟榔、芒果、木瓜、香蕉等热带水果到处都是;橡胶、油棕、咖啡、可可、胡椒等热带经济作物遍满全岛。在五指山,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有各种名贵的药材,还有珍奇的热带和亚热带动物。在环岛的海洋中,海中盛产鱿鱼、飞虾,还有珍奇的海石花、海盐和五光十色的海螺、海贝。在平原地区,一年四季可以种植庄稼,水稻一年可以收三次。花木四季常青,鲜花四季常开……
一句话,这是一座美丽的花园,这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⑴从这篇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五颜六色—();珍贵—()
⑵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再仿写一句。
⑶这篇短文主要讲什么内容?
回忆课文《麦哨》,按要求做题。
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都是浓阴。()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jiá xiá);()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新装。每根麦秆都擎(qínɡ qìng)起了丰满的穗(suì)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⑴画出()里不正确的读音。
⑵在文中()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⑶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转眼间;擎起
⑷你从这段话里读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