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注】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行至巫山时遇赦,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了这首诗?
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分析诗中“逾”“燃”二字的表达效果
作者在表达情感方面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整首诗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江上
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董颖,大致生活在宋高宗绍兴初前后,一生穷困潦倒,迫于生计而常年奔走异乡。诗歌的前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诗歌的最后一句构思巧妙,前人称之为神来之笔,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作题。
青溪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注解】:本诗大约是王维初隐蓝田南山时所作。青溪:今陕西沔县之东。从体裁上看,这首诗是诗;从题材上看,这首诗是诗。
赏析“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春思二首(其一)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诗人极写春日美景的用意是什么?
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两个问题。
送别杜审言①(唐)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②,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③。
[注]①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
②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③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与杜审言的贬谪地吉州同属江西。颈联中提到孙楚和屈平,有何用意?
结合全诗,简述首联“嗟”所包含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