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再别康桥》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然别离时那富于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
B.诗人把潭水比作天上被揉碎了的彩虹,与浮在潭面上的水藻相杂,沉淀在潭水的深处,幽幽的、醇醇的,如梦一般。 |
C.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悠然的心境。 |
D.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题。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
1. |
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
2. |
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
(09年上海卷)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早兴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尤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①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觉:醒。
14.白居易,字乐天,号_____________。
15.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3分)
A.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 |
B.颔联以犬和鸟的表现描绘清晨兴旺之景。 |
C.尾联“乡梦不多成”呼应“心空”,点明主旨。 |
D.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 |
16.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 (4分)
(09年四川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 |
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
2. |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
(09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 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一家”指的是。
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