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卞之琳的《断章》,完成小题。
断 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 
| B.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 | 
| C.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 
| D.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人,“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 | 
 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做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 
| B.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 
| C.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 
| D.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 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 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 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即写诗人凝神细听,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简要分析。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日三首(其一)
 霜落邗沟①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②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注】①邗(hán沟:今扬州至淮安的一段运河。②菰(gū)蒲:菰,茭白。蒲,蒲草。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画面由哪些景物构成?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对第四句中的“忽”字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礁石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末,散开
  ……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 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艾青说过:“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试比较分析《礁石》与《大堰河——我的保姆》在表达观念、抒情方面的“形象”有何不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念和情感?请简要作答。
试分析“礁石”这一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诗人从哪些角度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问题。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辛弃疾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这首词的上下阕的写法跟课文《沁园春·长沙》有什么不同?
这首词中哪些句子直接写出了对官场的厌倦?哪些句子间接地表露了引退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