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卞之琳的《断章》,完成小题。
断 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
B.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 |
C.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
D.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人,“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 |
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做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
B.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
C.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
D.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
阅读杜牧的《清明》,回答问题。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上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简析本诗“言有尽而意无尽”的表达技巧。
阅读杜牧的《江南春》,回答问题。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请简析本诗描写的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以及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阅读许浑的《谢亭送别》,回答问题。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己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别歌。谢亭、西楼:送别之地
简析本诗的衬托手法。
阅读刘叉的《偶书》,回答问题。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简析最后一句中的“刀”字。
阅读郎士元的(听邻家吹笙》,回答问题。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注:笙:又名凤吹,其声如凤鸣,故名。
请简析本诗的通感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