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加油站
我的“自白”书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1.联系文章内容解释下面的词语。
带血的刺刀:高贵的头:
魔鬼的宫殿:凯歌:
蒋家王朝:“自白书”:
2.回答问题。
(1)诗中有两个“自白”,它们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2)文章题目中的“自白”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3)诗中有两句说明了不自白的理由,请找出来写在下而的横线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诗歌意境鉴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课外短文。
一千张糖纸
①那是小学一年级的暑假里,我去北京外婆家做客。正是“七岁八岁讨人嫌”的年龄,加之隔壁院子一个名叫世香的女孩子跑来和我做朋友,我们两个人的种种游戏使外婆家不得安宁了。笑呀,闹呀,四合院里到处充满我们的声音。
②表姑在外婆家里养病,她被闹的坐不住了。一天,她对我们说:“你们知不知道什么叫累呀?”我和世香相互看看,没名堂地笑起来。是啊,什么叫累呢?我们从没想过。累,离我们多么遥远啊。有时听大人们说,“噢,累死我了。”他们累是因为他们是大人呀。当我们终于笑得不笑了,表姑又说:“世香不是有一些糖纸么,为什么你们不花些时间攒糖纸呢?"我想起世香的确让我参观过她()的一些糖纸,那是几十张美丽的玻璃糖纸,被夹在一本薄薄的书里。可我既没有对她的糖纸产生过兴趣,也不觉得糖纸有什么好玩。世香却来了兴致,“您为什么要我们攒糖纸呀?”“攒够一千张糖纸,表姑就能换给你一只电动狗,会汪汪叫的那一种。”
③我和世香惊呆了。电动狗也许不让今天的孩子稀奇,但在二十多年前中国玩具匮乏的时代,表姑的允诺足以使我们激动很久。那该是怎样一笔财富,那该是怎样一份快乐?更何况,这财富和快乐将由我们自己的劳动换来呢。
④我迫不及待的问表姑糖纸攒够了找谁去换狗,世香则细问表姑关于糖纸的花色都有什么要求。表姑说一定要玻璃透明糖纸,每一张都必须平平展展不能有()皱。攒够了交给表姑,然后表姑就能给我们换。
⑤从此我和世香再也不吵吵闹闹了。外婆的四合院也安静如初了。我们寻走街串巷,找被遗弃在犄角旮旯的糖纸。那时候糖纸并不是随处可见的。我们会追逐着一张随风飘舞的后我们突击吃糖,也不顾糖纸在胡同里一跑半天的;我和世香的零花钱都买了糖——我们的钱也仅够买几十颗,然糖把嗓子齁得生疼;我们还守候在食品店的糖果柜台前,耐心等待那些领着孩子前来买糖的大人,等待他们买糖之后剥开一块放进孩子的嘴,那时我们会飞速捡起落在地上的糖纸,一张糖纸就是一点希望呀!
⑥我们把那些皱皱巴巴的糖纸带回家,泡在脸盆里把他们洗干净,使它们舒展开来,然后一张张贴在玻璃窗上,等待着它们干了后再轻轻揭下来,糖纸平整如新。暑假就要结束了,我和世香终于每人都攒够了一千张糖纸。
⑦一个下午,我们跑到表姑跟前,献上了两千张糖纸,表姑不解地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狗呢,我们的电动狗呢?”表姑愣了一下,接着就笑起来,笑得没完没了,上气不接下气。待她笑得不笑了,才擦着笑出的泪花说:“表姑逗着你们玩哪,嫌你们老在园子里闹,不得清静。”世香看了我一眼,眼里满是悲愤和绝望。我觉得还有对我的藐视——毕竟这个逗我们玩的人是我的表姑啊。
⑧这时,我忽然有一种很累的感觉,我初次体味到大人常说的累,原来就是胸膛里的那颗心突然加重吧。
⑨我和世香走出院子,把那精心整理过的糖纸奋力扔向天空,任他们像彩蝶随风飘去。
⑩我长大了,每逢看见“欺骗”这个词,总是马上联想起那一千张糖纸——孩子是可以批评的,孩子是可以责怪的,但孩子是不可以欺骗的,欺骗是最深重的伤害。 11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但所有的大人不都是从孩童时代走来的么?
给带点的字在括号里注音。
照样子,写一写。
安静如初平整如新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用列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我们”搜集糖纸的方法。
寻找遗弃糖纸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先读第6自然段再填空。
这一段主要描写了清洗糖纸的过程。其中,泡(洗) 、________、 _________ 这几个动词用得特别生动传神。从这几个动词可以体会到。

课内短文。
淡淡的茉莉
那是一个飘浮着橘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我从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中抬起酸胀的眼睛,不禁对着一旁修剪茉莉花枝的母亲冲口说:“妈,你说真爱像什么?”
妈妈寻思了一会儿,随手指着那株平淡无奇的茉莉花,说:就像茉莉吧。”
这也叫爱?我差点笑出声来,但看到妈妈一本正经的模样,又赶忙把已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此后不久,在爸爸出差归来的前一个晚上,妈妈得急病住进了医院。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你爸爸今天包饺子给他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就直奔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
一个清新的早晨,我按照爸爸特别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被跳入眼帘的情景惊住了:妈妈睡在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抬起头,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把我拉了出去。
望着爸爸憔悴的脸和布满血丝的眼睛,我不禁心疼地问:“爸,你怎么不在陪床上睡?”
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爸爸去买早点,我悄悄溜进病房,把一大束茉莉花松松散散地插进瓶里,一股清香顿时弥漫开来。我开心地想:妈妈在这花香中欣然睁开双眼该多有诗意啊,转念又笑自己简直已是不可救药的“耍”浪漫。笑着回头,却触到妈妈一双含笑的眸子:“映儿,来帮我揉揉胳膊和腿。”
“妈,你怎么啦?”我好生奇怪。
“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就这么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却使我静静地流下泪来。泪模糊了我的眼睛,朦胧中,那茉莉花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缕缕幽香,袅袅娜娜地钻入我的心灵深处。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早晨()的眸子()的茉莉
第五段爸爸的行为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中“我”为什么差点笑出声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短文。
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
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捐献我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
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
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搏器。
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
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美国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作兴”,再说捐献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美国大多数人都愿意做这种选择,我非常赞成这种做法。只是当时,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提心吊胆。
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一美国青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两只肾脏分别移植给当地和欧洲的两名肾功能衰竭者,心脏和肝脏分别移植给两名濒(bīn pín)临死亡的患者,两只眼球给两个失明者作了角膜移植。这位青年捐献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新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当记者访问这个青年的母亲时,她说,她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
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xiang shang)不说话,最后她缓缓地说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我激动得一把抱住她:“你真是我的好妈妈!”
给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中缺标点的地方补上标点符号。
在文中括号中选择字的正确读音。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残酷()延续()激动()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我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画波浪线处“她儿子的生命以另2一种形式得以延续”“另一种形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倒数第二自然段中母亲的话“……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短文。
高傲的女孩
念小学那会儿,我们特别喜欢交朋友。听说哪个同学不错,就牢记着,见了面彼此友好地笑笑,然后,好像一下子就有了友谊,一起上学,放学也约好一块儿走。后来,朋友一大堆,并排走在路上,就像一长溜栅栏。
渐渐地,那些曾和我一起组成过“栅栏”的同学,相互之间散淡多了。我真想能找到挺不一般的朋友,然而,这事像是注定要经过一些风雨的。
早就听说叶小绿是个高傲的女孩,一听到“高傲”这个词,总想她一定不好接近。后来,我们两个都参加了少年宫的美术班,头一回活动时,我们彼此只用眼光扫了扫对方。活动结束后,我发现叶小绿跟在我身后,我拐弯她也拐,我穿马路她也穿,就这么像条影子。我三番五次地回头张望,她呢,不动声色,一直跟到弄堂口才倏地不见了。
第二次活动结束时,仍是这样。我走到弄堂口就停住,想看看她究竟想干什么。她对我笑笑,原来,她家就住在我家院子隔壁的高楼里,那层楼高得看它的顶层时,要把头仰得很后。
从那天起,我早上总要叉开腿,仰着头,往高楼的顶层看。因为这时候,从顶层的窗户里会探出一张微笑的脸。
那阵子,我一直很激动,有一种冲破什么的感觉,同时,还在兴奋地等待下一次的少年宫活动。从那时起,我才懂得,建立友谊需要热情,还需要一种更深的东西。那是一种朋友间的吸引力,是一种心心相通。
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那种带点焦虑、带点甜蜜、带点神秘的感觉仍留在心底。时至今天,我和叶小绿仍是无话不谈的朋友,跟她在一起我始终是愉快的。感谢那次少年宫活动,没有它,我们也许永远都走不到一块儿去。
记得我们成为朋友之后,叶小绿说:“本来,我早想找你做朋友,可是因为大家都那么说你,所以我就被吓退了。”
“我?”我大声问,“说我什么?”
“说你是,”叶小绿笑了,“一个高傲的女孩。”
“我”为什么想和叶小绿交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小绿在第一次活动结束后的行动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与叶小绿是如何成为好朋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短文
大墙下的小花苗
春风把一粒花种吹到一面墙的阴影里。
不久,种子变成了一棵小花苗。大墙外边,小树、小草都长得生机勃勃,只有小花苗又瘦又小,它难过得哭起来。
“你干吗哭呀?”蜜蜂问。“我见不到阳光,长得太小了。”“别难过,我替你把大墙推倒!”蜜蜂用力推起来。大墙纹丝不动!小蜜蜂只好飞走了。
“你不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到阳光里去呀!”墙顶上小蜗牛说。是呀,自己细细的藤,就是手和脚呀!小花苗擦去泪水,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了……
有一天,它终于爬上了高高的墙顶。阳光下真温暖!小花苗使劲长,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的花朵。
孩子们从大墙下走过 都说瞧这棵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真勇敢
把最后一段缺少的标点在文中补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文章内容,填写适当的词语。
在大墙的阴影里,小花苗(),它靠自己的()爬到墙顶上以后,小花苗(),孩子们夸小花苗()。
假如你是小花苗,爬上了墙顶,你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