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没有喝彩的工作
一天放学后,我从学校跑出来,流着泪伤心地回家了。
妈妈见我这样,很惊奇,关心地问我:“为什么这样伤心?”“我想做的事情,老师不让我做!”我一边抹眼泪,一边鸣咽着说。“到底怎么回事?”妈妈温和地问我。我委屈地说:“学校要开家长会要演话剧……老师这次不选我当主角,却让我在后台工作!那王小虎反而成了主角。”
妈妈伸出手来,要我看看她戴的手表明明你看这手表上都有什么东西妈妈一边擦干我的眼泪一边问我那是一块玻璃两只指针我回答妈妈摘下手表,把表壳打开,又问我:“你看到了什么?”我说:“那是小齿轮和螺丝。”妈妈说:“外面的表针要走得准,全靠里面这些小齿轮和螺丝,还有那些看不见的部分。”妈妈停了一会儿,又望着我,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没有喝彩的工作,却是重要的工作,而且是不能没有的。”
我忽然明白了,心里便觉得轻松、快活了。
1.从短文中找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
难过一( )沉重一( )
2.从短文中找出下面各词的近义词。
惊讶一( )意味深长一( )
3.给第三自然段缺标点的句子加标点。
4.这篇短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5.第二天到学校,“我”会怎么做?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猴一天天长大了,猴妈妈天天教它爬树,它觉得这事太平常了,没什么意思,应该有更远大的理想。
一天,小猴看见小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还唱着优美的歌儿。它 xiàn mù( )极了,决心学习飞行。
小猴模仿着小鸟的动作,挥动着双手在练呀,练呀,为实现理想fā fèn( )努力。
老山羊看见了,走过来问小猴:“你不去练习爬树,在这儿搞什么名堂?”小猴神秘地告诉山羊:“我呀,在学习飞翔,过不了多久,我就可以在天空自由地飞翔。”老山羊摇摇头,chéng kěn( )地说:“你的理想很远大,但没有双翅膀飞行办不到。”小猴bù yǐ wéi rán()地说:“我有信心,不怕困难,我的理想一定会实现的。”
有一天,小猴自以为本领学到家了,决定试飞,它还特意请山羊来观看。小猴__________在山坡上,学着小鸟的样子,__________开双臂,猛地向上一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到山坡下,腿都摔断了。
(1)给本文加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在文中( )里写词语。
(3)小猴不学爬树而学飞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最后一段的横线上填上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小猴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一)
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1)给这段话加上标点。
(2)“野兽”指的是__________。表达了苏联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3)小孩这样回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那个最先听到夜莺叫的凝神地站着,好像钉(dīng dìng)在那里似(shì sì)的。他注意数(shǔ shù)着一声一声的鸟叫:“一、二、三、四……”一边数一边用手打着拍子。
夜莺的叫声停止了。“32个鬼子……”那个人说。只有游击队员才知道这鸟叫的意思。接着传来两声杜鹃叫。“两挺(tǐng tǐn)机关枪。”他又补充说。
(1)在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画“√”。
(2)夜莺和杜鹃的叫声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声夜莺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一声杜鹃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两个省略号,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一、二、三、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个鬼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不服输的赖宁
赖宁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他学习英雄,注意磨炼自己,逐渐养成了永不服输的性格。
他跟杨斌比赛掰(bāi)手腕子,不料成了人家的手下败将,他发誓要战胜杨斌,决心练手劲。
回到家,他找了20公斤重的铁桶,开始做提桶练习。他家住在四楼,他天天提着重重的铁桶上上下下。那大铁桶与他膝盖一般高,沉甸甸地直往他腿上撞,但他咬紧牙关,把铁桶看成拦路石,坚持天天练。手酸疼了,他不怕,关节勒(lēi)红了,他也不怕。
两个星期后,他们又“交战”,杨斌毫不在意,万万没想到,赖宁的手像一把老虎钳子,使他一败涂地。
赖宁和杜武同学是同桌,杜武总以为自己的地理学得好,就故意考赖宁地理知识,赖宁答不出来。杜武十分得意。当天下午,杜武又向赖宁提了好几个地理知识方面的问题,不料,赖宁却对答如流。杜武奇怪极了,问赖宁。赖宁说:“你逼我,我还不利用中午把地理书看一遍呀!说吧,还想考我什么?我正想练脑子呢。”
(1)根据意思,从本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①形容失败得十分惨重,不可收拾。( )
②回答问题像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上面画“√”。
膝盖(xī qī)沉甸甸(diàn xún)
(3)简要回答,短文写了赖宁的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请你给赖宁写一份评语(可以选择下面提供的词语)。
聪明勇敢顽强有毅力不服输团结友爱热爱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垂柳
在北方广大地区,(感觉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你看,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它那轻盈婆娑的树姿,那迎风摇摆的枝条,青翠欲滴的细叶,不仅为大地(增加增添)色彩,还给人们送来春天的气息。
柳树_________是最早的报春使者,_________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
柳树枝干坚韧,耐水湿,不怕风吹浪打,是一种十分理想的防浪冲岸的树木。
柳树木质轻柔,色泽褐红,纹理顺直,是农具、家具和农家小型建筑的优良用材。
柳树还有其他用途。它到了化学家手中,能炼出火药;在医学家手中,可做接骨夹板材料;在农村老人、妇女手中,柳枝又会成为柳篮、柳箱、簸箕、抬筐等日用品。
柳树性喜潮湿,适应力强。_________是塘边河岸,_________丘陵山地,它都能扎根生长。在一般情况下,十年左右,它就长成高达十几米,胸径二三十厘米的浓荫大树。所以人们说:“无心插柳柳成阴。”如(故意有意)栽培,那它生长更快,对人的报答也就更多。
(1)在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上画“×”。
(2)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恰当的关联词。
(3)按要求填空。
第2自然段是_________段,在全文中起_________的作用。
(4)找出第6自然段中概括段落大意的句子,用“_________”画出来。
(5)文中画“”的部分描写了柳树的_______________。画“_______”的部分描写了柳树的__________________。
(6)辨析中心思想,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画“√”。
本文通过记叙垂柳的特点和用途:
A.赞美柳树是最早的报春使者,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
B.赞美柳树是最早的报春使者,具有奉献精神和旺盛的生命力。( )
C.赞美柳树的经济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名人书趣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国许多名人与书都有一段趣事呢。
王亚南“绑书”
我国第一个翻译《资本论》的是经济学家王亚南。1933年他在由红海向欧洲驶去的船上,因遇风浪,大船颠簸得叫人无法站稳,他便请服务员将他绑在椅子上,聚精会神地读起书来。
闻一多“醉书”
诗人闻一多新婚那天,亲朋好友一大早前来贺喜。可好久不见新郎出来,大家都以为他更衣打扮去了。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门时,人们才在书房里找到他。他仍穿着那件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兴趣正浓,家人都说这个大喜时刻不能让他看书,因为他一看上书就“醉”。
华罗庚“猜书”
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时,首先对着书思考一会儿,猜想书的布局谋篇,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就不读了,如果不一致则要认真地读下去。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和想象能力。
书永远是人最好的“食粮”!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聚精会神——与众不同——斟酌——
(2)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位名人与书的故事?分别是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喜欢读书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几条跟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