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阅读。
从天气预报说起
讲话是很有讲究的,它除了表达意义外,还要追求语言的色彩、形象、感情,让它又动听,又有味道,还有格调品位。 就拿天气来说吧,人们见了面,往往寒暄几句,太平常了。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将个人情感融入天气的倾向,或“大风起兮云飞扬”,或“寒风萧萧兮易水”,很自然,天气对人产生了感染力,语言也总是带情感的。
由此,我们想到天天都听的天气预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天气预报节目的语言艺术,节目主持人的播讲逐渐走向人性化、艺术化之路。紧凑之中有松驰,平淡之中见突兀,那些“老生常谈”变得生动诙谐,使人听天气预报的同时,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
让我们对一些国家的天气预报“闲话”一番。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预报结果,但愿能吸到您所期望的空气。” “现在我们拥有可爱的天气,愿您珍视它。” 这样的“开头”和“结尾”渗透着人的情感,折射出一种关爱的光泽,使人一听就被吸引住了。 “从今天起将进入北风刺骨的寒冷天气,作为预报人员,真该说声‘对不起’。” 素以正襟危坐、不苟言笑著称的日本气象预报员也能以如此亲切的表达方式,道出预报人员对寒来暑往的责任感,短短一句话,就将他和观众融合在一起了。
“我们盼了很久,它终于要来了,带着人们的欣喜来了,它就是雨……爱玩耍的孩子们又可以到雨中踩水花了。” 这位塞内加尔预报员的话,与 朱自清先生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它呼之欲出地表现了人们在久旱之后,看到甘霖忽然从天而降的喜悦心情。这个节目曾获得第二届世界气象电视节大奖。
“11月是阴沉昏暗的代名词,它紧随着夏季的最后一丝炎热而来,又在冬日的严寒 之前离去。”这位比利时播讲人是主持了30多年气象节目的老者。这种有如格言般的漫谈,使观众好像在阅读内涵丰富的书籍,同时也吻合他的身份。
“明天,雨带将离我们而去,接着我们见到的将是寒流的面孔。” 英国预报员这种拟人化的描述,活灵活现地使观众感受到天气变化的节奏。这比“明天雨带将向偏东方向移动,另外有一股冷空气,其前锋已经移到……”一类平铺直叙的话,要形象得多,有趣得多。
“周末天气的格局将是:晴朗而寒冷。风很冷,就像是从冬天拷贝来的一样。” 读来如简洁的“一句话新闻”,又像报刊的通栏标题,醒目而不失准确,对风的描述,更表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
“您不要担心,我们会像往常一样密切注视东南部的暴风雨。” 美国预报员这句亲切的话语,表现了一种热情而又细致的服务态度。也许,这些有色彩、有温度的语言,已超越了天气变化的本身,它的感染力也大大超越了那些枯燥的套话术语。
可见,语言是一门艺术。精彩的讲话,优秀的文章,就是组织得很精当的一串语言。平日,只要我们多留心、多学习、多积累、多练习,就会使自己的语言丰富、生动起来。
用“精”字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语言是一门艺术。( )的讲话,优秀的文章,就是组织得很( )的一串语言。
(2)王师傅( )雕琢艺术,他花费了毕生的( )研究制作的大型雕塑。
作者列举了哪些国家的天气预报语言艺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
四川乐山有座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一个脚趾头上就可以站好几个人,可见这大佛有多大了。
相传有一天,一个人站在佛像下抬头向上望,不禁惊讶地叹道:“哦!和大佛比起来,人简直是太渺小了!”忽然大佛开口说话了:“你说人渺小?我想不是。我的形象虽然高大,却是人塑造出来的啊!人才是最伟大的。一个人力量虽小,但是千百万个人团结在一起,就有了不可战胜的力量。”
(1)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fú( )liáng( ) hǎo( )
佛量好
fó( )liàng( ) hào( )
(2)给短文起一个名字,写在横线上。
(3)你同意大佛的话吗?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秋游香港
香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秋天是香港人最喜爱的季节,雨少、阳光充足,人们经常去欣赏美丽的大自然。最受人欢迎的是“上山”“进城”“下海”三大游乐项目。“山”指的是香港最高峰,位于香港岛上的太平山,海拔554米,站在此处可以一览全城景色,南有烟波浩渺(miǎo)的大海,北有星罗棋布的商厦,景色宜人。“海”指的是亚洲最大的海洋水族馆——海洋公园,这里可以看到从2厘米到3米长的各种鱼类,也可以看到海豹、海狮等大型海兽和企鹅等水禽(qín),还可以欣赏海豚(tún)、食人鲸等姿态万千的表演。“城”指的是再现古代汴(biàn)京风貌的宋城,它以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而设计,城内小河流淌,店铺林立,杂耍(shuǎ)卖艺,应有尽有。置身其中,时光仿佛倒流上千年。
(1)写出近义词。
经常——仿佛——
(2)按短文内容填空。
①“上山”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海”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秋天是香港旅游的好季节,因为秋季的香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类文阅读。
南海明珠
位于我国南海的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那里物产丰富、风景优美,被誉为“南海明珠”。
岛上有许许多多的橡胶园、椰子园和热带植物园,腰果、芒果、荔枝,在不同的季节里挂满了枝头;海参、大龙虾等水产不计其数;石油、铁矿和天然气等矿藏也非常丰富。
高高的五指山挺立在海南岛中部,山上热带树木郁郁葱葱,四季常青。由山间小溪汇成的万泉河滔滔奔流,浇灌着两岸的农田。地处最南端的天涯海角,海天一色,美丽壮观。
海南岛,真是一颗名副其实的“南海明珠”。
(1)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
②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
(2)海南岛被誉为“南海明珠”的原因是( )
A.海南岛在祖国的最南端。
B.海南岛位于南海,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C.海南岛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3)第2自然段主要写海南岛________________;第3自然段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突出海南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文中相呼应的句子。
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完成后面的作业。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就是那辛勤的园丁。入学时,是老师领着我们参观,让我们熟悉校园。上课时,是老师在黑板上书写,帮我们领会课文。演出时,是老师为我们整好衣领,带我们登台表演。春游时,是老师指点着远山近水,教育我们热爱祖国。老师像园丁一样,用双手精心培育着祖国的花朵。
(1)“领”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①了解②引,带③颈,脖子④接受,取得⑤衣服围绕脖子的部分
联系这段话的内容,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标号填在括号里。
领着( )领会( )衣领( )
(2)这段共( )句话,是从( )个方面说老师对我们精心培育的。
(3)在横线上写出你最想对老师说的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读课文深感悟。
课文的第2~5自然段按__________的顺序紧紧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这条线索进行了具体介绍。这几个自然段的结构、写法相似,不仅抓住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同时又抓住一个共同的景物__________________来写,和第1自然段的总述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