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漫游。
水性江南
每次去江南,大抵是在莺飞草长的三四月间。去的次数多了,便萌生了探究江南真谛的念头。
江南是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责之乡。江南出芳草鲜花,出才子佳人,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但江南又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古往今来,这里孕育过诸多骁勇的斗士。那锐利的兵器——剑,也是源于江南的吴越。是什么力量使得缠绵悱恻与凌厉强悍这两种悬殊的气质能够天衣无缝地契合一地,且生生不息,历千年而不朽呢?我一度大惑不解。
一次重读《老子》,书中的一句名言让我顿开茅塞。“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老子的话,一语道破了水的柔弱秀美与坚忍顽强的两重性。江南是水乡,河流纵横,池湖密布。它们流淌在青山脚下,穿行于广袤的田畴间,还有那直落九天的瀑布,山中奏鸣的清泉——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
江南的水,如轻纱薄雾,随风起舞,变幻无穷,滋润得江南的景物风姿绰约、江南的人风情万种。一曲《又唱江南》,浓缩了一年四季江南的秀美景色:“二月你看江南的花,花如野火遍地燃;清明你看江南的雨,细雨裹着万重山……”江南的人也一如江南的风物,温婉细腻,柔肠百转。莫愁湖畔莫愁女,西泠桥边苏小小,还有西湖的断桥、绍兴的沈园、秦淮河上的桃叶渡……深受上天厚爱的才子佳人,在江南大地上留下了诸多生命的足迹和美丽的传说。就连江南人讲话也是吴侬软语,情真意切,唱起来就更让人心旌摇动。那江南曲艺的代表苏州评弹,唱词娓娓如诉,弦乐清丽委婉,就像曲水清流,清澈纯净又韵味悠长,就连草木也会为之摇曳。
江南的水又时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这坚韧而顽强的水,也涵养了江南风物和江南人的那种英豪之气。江南大地布满了崇山峻岭。杭州的栖霞岭、绍兴的会稽山、常熟的虞山、都雄伟挺拔,占尽风云。那山间的飞瀑,山下的激湍,是养育大山的支支血脉。据说古代铸剑,先是把剑放在火中煅烧,然后再放到水中浸泡,几经反复,才铸成一把好剑。这种浸泡过剑的江南之水,千百年来也曾造就了诸多慷慨激昂之士。卧薪尝胆的勾践,竭忠尽智的岳飞,文武兼备的陆游、辛弃疾、文天祥……众多仁人志士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壮怀激烈的诗篇,他们的诗句至今读来,仍洋溢着当年的铁骨雄风。而持戟呐喊的鲁迅,更是把文人的凌厉剑气发挥到了极致。就连文雅娟秀的女子,在江南水性的润泽下,也尽显铮铮侠骨。明末的秦淮八艳是有力的佐证,清末的秋瑾则是最优秀的代表。.
江南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江南。江南美,美在江南的水、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这种美是刚与柔的融合。江南,一曲永远唱不完的歌,让人细细地品味着她的如诗如画和似水流年……
1.选文标题“水性江南”的含义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2.作者在第二、第五两自然段中分别提到“剑”,各有什么用意?
                                                         
3.你还了解哪些流传在江南大地上的美丽传说?请举出一例。你记得文中江南志士哪些壮怀激烈的诗句?请写出一句。
美丽传说:                                                     
诗句:                                                     
4.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句歌词。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记叙文(写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拓展阅读。
一节耐人寻味的活动课
那节语文活动课我至今记忆犹新。
杜老师对我们说:“我们下面来做一个实验!做这个实验的材料有瓶、沙、水、大石头和小石头。看,我都准备好了!”说着,像变戏法似的从讲台下面提了个塑料袋出来。在同学们的惊讶声中,杜老师又说:“要求是设法把这些东西全装进瓶里。你们说,应该先装什么?”
唐维优说:“应该先装沙!”严雪峰说:“应先装水!”我也跟着嚷嚷:“应该先装大石头!”同学们的想法多种多样,却没有经过仔细的思考,所以没有一个是完全正确的。
杜老师做了示意安静的手势让我们静了下来,说:“好!我先装沙。”杜老师说着便把沙倒了进去,望着这差不多半瓶的沙,唐维优失望地摇了摇头。“好,我再来装水试一试。”9结果还是不行。杜老师又说:“由此可见,只有先装大石头了?”“对!”同学们齐声回答。
然后同学们又回答了杜老师提出的疑问,顺利地完成了这个实验。这个实验的顺序基本上是:先装进大石头;再装进小石头摇一摇,让小石头塞到大石头的缝隙中;接着装沙,又摇一摇;最后将水慢慢渗进瓶里。
看着这装得满满的瓶子,杜老师说话了:“这个实验让你想到了什么?”这下教室像个麻雀林了。不一会儿,有人举手了,杜老师让他们一一说了。不过我倒觉得杨桐说得好——这瓶子就像我们的大脑,应先装主要的,如语文、数学、外语等知识;再装次要的,如音乐、美术等;最后再装一些其他什么的。不然,该装的没装,不该装的却塞满了,主要的就装不进去了。
这堂语文活动课不但让我高兴,更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思考一下。因为这个,我喜欢语文活动课。
1.模仿下面的词组,填写词语。
装得满满
( )得( ) ( )得( ) ( )得( )
2.请从文中找出三个比喻句,并分别说出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 )比喻(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 )比喻(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 )比喻( )
3.同学们一共提出了几种方法?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老师为我们演示正确的方法,请将下面的步骤填写完整。
先装进( );再装进小石头( ),让小石头塞到大石头的( )中;接着装( ),又摇一摇;最后将( )慢慢( )进瓶里。
5.杜老师是想通过这个小实验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打开神秘的仓库——海洋
小朋友,你们可知道,地球上还有比陆地更广阔的地方吗?告诉你们:那就是海洋。陆地还占不到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而海洋呢,却占三分之二还多。海洋的面积相当于陆地的两倍以上呢。
海洋不但非常liáo kuò,而且深得惊人。最深的地方,就是把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整座放下去,它的山尖也会被海水完全yān mò。
就在这海潮无边和深不可测的大海里,yùn cáng着无穷的动物、植物、矿物和其他zī yuán。仅仅是目前已经发现的海洋动物,从大到身长30多米、体重12吨以上的鲸,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浮游动物,就多达15万种。那数不清的鱼、蟹、蚌,都是营养丰富、鲜美可口的食物。藻类海洋植物达1万种以上,其中很多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可做优良的食物或制成珍贵的药品。更重要的是,人们已在海底深处找到了丰富的石油!所有这一切,只不过是这巨大的shén mì宝库中的一部分财富。由于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仍然浅薄,还有更多bǎo zàng埋藏在海底深处等待人们去开发。
在弱者的眼里,那波涛汹涌的大海是可怕的。可是快速增长的人口是多么需要一大批具有才智的勇士,运用科学知识的金钥匙,去开启这个令人chōng jǐng而神秘的仓库啊!
小朋友,立下大志,qín fèn学习,准备做一个征服海洋的勇士吧!
1.读拼音,写词语。
bǎo zàng ()yùn cáng ()zī yuán () liáo kuò()
yān mò() qín fèn ( )chōng jǐng ( ) shén mì()
2.本文作者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三自然段的叙述顺序是:先总写____________,再分写____________,最后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给家乡孩子们的信
亲爱的同学们:
谢谢你们写信给我,一大堆信!我数了数,一共40封,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家乡的孩子们,谢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
我只是个普通人,不要把我当成什么杰出的人物。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我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我今年87岁,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有人问我“生命开花”是什么意思?我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我和别人一样。也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开花。但是我不可能再活一次。
亲爱的家乡的孩子们,我真羡慕你们。你们面前有无比宽广的道路,你们心里有那么美好的事物,爱惜你们的宝贵时间,好好地学习吧。希望在你们身上。
我真诚地祝福你们。
巴金
1991年5月15日
1.巴金爷爷和家乡的孩子们在信中主要交流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读信中画横线的句子,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就是巴金爷爷家乡的孩子,读了这封信,你想对巴金爷爷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大器之材
1965年,我在西雅图景岭学校图书馆担任管理员,一天,有同学推荐一个四年级学生来图书馆帮忙,并说这个孩子聪颖好学。
不久,一个瘦小的男孩来了。我先给他讲了图书分类法,然后让他把已归还图书馆却放错了位置的图书放回原处。
小男孩问:“像是当侦探吗?”我回答:“那当然。”接着,小男孩不遗余力地在书架的迷宫中穿来穿去,小休时,他已找出了3本放错地方的图书。
第二天,他来得更早,而且更不遗余力。干完一天的活后,他正式请示我让他担任图书馆管理员,又过了两个星期,他突然邀请我上他家做客。吃晚饭时,孩子母亲告诉我,他们要搬家了,到附近一个住宅区,孩子听说要转校却担心:“我走了谁来管理那些站错队的书呢?”
我一直牵挂着他。但没过多久,他又在我的图书馆出现了,并欣喜地告诉我,那边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干,妈妈把他转回我们这边来上学,由他爸爸用车接着。“如果爸爸不带我,我就走路来。”
其实,我当时心里应该有个数,一个人决心如此坚定,则天下无不可为之事,我可没想到他会成为信患时代的英雄,美国首富——比尔·盖茨。
1.比尔·盖茨能够成为信息时代的英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短文,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吧!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珍贵的电影票
我读四年级的时候,来了一位30多岁的张老师当我们班的班主任。她中等个儿,乌亮的短发下,映衬着一张娟秀的面容。她待同学很和善,课间常跟我们在一起跳舞、做游戏。哦,尤其是她的故事讲得棒极了,声音又十分甜美好听。来了没多久,大伙都喜欢上了她。
一天班会上,张老师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开了电影《小海军》的故事,同学们都听得入了迷,一双双眼睛瞪得圆圆的。故事讲完了,张老师又柔声问我们:“这个故事好听吗?”
“好听!好听!”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说。
张老师想了想,说:“那好吧,这星期六下午我带大家去看这场电影,你们在这两天把电影票的钱交来。”
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欢呼雀跃,高兴非凡。唯独我的心里一阵阵发凉,哀愁得想哭。因为继父嗜钱如命,是断然不肯给钱的。我清楚地记得上个月的那件事:由于学校离家很远,我每天带上饭团到学校吃午饭。冬天来了,这冰凉的饭团怎么下咽呢?我怯生生地向继父讨买开水泡饭的一分钱,未料他阴沉着脸死活不给。而现在是要讨1角5分钱,这简直是异想天开了。母亲又极软弱,她自己没有工作。唉,好在张老师在暑假里的一次家访中,已从母亲嘴里打听到家中的一切,想必她对我不去看电影是会理解的吧。
这两天,同学们一到学校,忙从书包里掏出钱,蹬蹬蹬地朝办公室奔去,我则躲在教室的角落里,托着腮帮,痴痴地瞧着,鼻子酸酸的。真的,我多么渴望能和同学们一起坐在电影院里,美美地看这部精彩的儿童片呵。就是梦里也想起它……
星期五放学后,张老师拿着一叠电影票走进了教室。她挨着课桌,逐一把票分给大家。拿到票的同学笑逐颜开,交头接耳兴奋地谈论着,我却把头垂得很低,摸出一本课本,竭力把目光注视在书上,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表情。
突然,我发觉张老师已走近我的课桌边,只听“咝”地一声,她撕下一张票,轻轻地放在我的课桌上。
“啊!”我顿时惶急起来,涨红脸,小声对张老师说:“老师,您发错了,我没有交钱……我不看。”
张老师和蔼地看了我一眼,俯下身,凑在我的耳边低声说:“老师已替你付了,拿着,明天跟大家一块儿去看。”
我愣了一下,颤着声说:“老师,谢谢您……”把电影票紧紧地攥在手心里,虽是薄薄的一张小纸片,我却觉得它很沉,好珍贵。
1.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 )。
A.电影票的珍贵 B.老师无尽的爱,广博的情 C.作者难忘老师
2.写出本文中出现的四字词。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选择正确读音,在后面的括号里面画“√”。
钱如命 shì( )生生 qiè( )
shí( )què( )
4.文章最后,“我”为什么觉得小纸片很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