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某种二倍体野生植物属于XY型性别决定。研究表明,该植株的花瓣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四种,花瓣的颜色由花青素决定,花青素的形成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如图所示)。研究人员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然后让F1进行自交得到F2。
(1)细胞中花青素存在的场所是 。
(2)亲本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F2中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的比例为 。F2中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占 。
(3)研究人员用两株不同花色的植株杂交,得到的子代植株有四种花色。则亲代两株植株的花色分别为 。
(4)研究人员发现该矮茎植株种群中出现了高茎性状的雌雄个体,若高茎性状为基因突变所致,并且为显性性状,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证明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XY非同源区段)还是常染色体上。(注:高茎、矮茎基因分别用D、d表示)
杂交组合:将多对矮茎雌性植株与高茎雄性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
请用遗传图解和简要文明分析杂交过程。
结果预测:①若杂交后代 ,则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②若杂交后代 ,则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某校兴趣小组开展对当地几种遗传病的调查,请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不能同化半乳糖的病,叫做半乳糖血症,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把半乳糖导入糖类的通常代谢途径中,必须先转变为葡萄糖的衍生物(物质C)。正常代谢途径如下:
已知控制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的基因分别为A、B、C,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
(1)从半乳糖在人体内的正常代谢途径可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有:
。
(2)下表是一个患者家庭中某半乳糖血症患者及其父母与正常人体内三种酶的活性比较:(表中数值代表酶活性的大小,且数值越大酶活性越大,并与基因数目有关。)
平均活性µM转换/h/g细胞(37℃) |
|||
酶① |
酶② |
酶③ |
|
正常人(AABBCC) |
0.1 |
4.8 |
0.32 |
半乳糖血症患者 |
0.09![]() |
<0.02 |
0.35 |
患者的正常父亲 |
0.05 |
2.5 |
0.33 |
患者的正常母亲 |
0.06 |
2.4 |
0.17 |
a.与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理由是
。
b.写出患者的正常父亲的基因型: ,若患者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患半乳糖血症的概率为 。
AIDS的病原体是HIV。图表示HIV侵染T细胞的基本过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按核酸特征,HIV属于
病毒。
(2)①为侵染开始时,HIV核衣壳外面的囊膜结构能与宿主细胞膜发生,导致核衣壳侵入细胞。
(3)②为HIV在细胞内暴露出其核心成分,以方式指导了DNA的合成。
(4)③~④细胞内发生了
之间的重组,使细胞染色体上载入了HIV遗传信息,并进一步以
方式合成大量HIV的RNA。然后,这些RNA进入细胞质,在核糖体上指导合成了,这一过程可称为翻译。
近年来,家禽生态养殖在我国发展很快。某地区建立了“稻—鸭”共作的生态型农业生产体系(如下图所示),实现了稻、鸭的双丰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分析,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沼气池中的生物属于 。此生态系统的建立实现了 。
(2)过去,羽毛加工厂通常将废弃的羽毛填埋于土壤中,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将其分解。为了充分利用废弃的羽毛中的蛋白质资源,某研究小组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水解羽毛角蛋白的细菌,他们从填埋废弃羽毛处取土壤,并制成土壤稀释液。以羽毛粉为唯一的氮源配制的培养基在功能上属于 培养基。(3)请图示生态系统成分之间物质交换关系: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且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以致西方发达国家把它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号“杀手”。目前对糖尿病的治疗,大多采用激素疗法,该激素过去主要从动物(猪、牛)中得到。自从70年代基因工程发展起来后,人们开始采用这种新技术生产,其操作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1~7代表某生理过程,a~g代表细胞或结构)
(1)2过程需要用工具是,4过程需要用工具是。
(2)已知g代表的胰岛素分子是由51个氨基酸分子构成的蛋白质,具有两条肽链,控制合成g的基因至少有个含氮碱基(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3)b细胞是,d基因与人体内胰岛素基因的区别是。
(4)在功能上与g物质有拮抗作用的是。
下图表示通过二倍体植株甲(自花传粉植物)和植株乙培育植株A.B.C.D.E的过程,其中植株甲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据图回答:
(1)植株A是____倍体,经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的植株B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株C与植株甲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
(3)培养植株D的过程中,由离体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____,若要制备人工种子,则需诱导愈伤组织形成____结构,再包裹上人工种皮。
(4)获得植株E的过程称为________,这一技术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原生质体甲和乙的过程用到的酶是________,其过程中两个原生质体融合时常用的诱导剂是____。
(5)植株A.D.E的培育过程中都需要采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__,其理论基础是________。植株A.B.C.D.E中可能与植株甲的基因型相同的是植株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