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答题。
妈妈,我想送您康乃馨(xīn)
记得小时候,所有和母亲有关的节日,我都会很诚挚地为妈妈送上用彩笔绘制的贺卡,写一句“妈妈,我爱你”。每次,妈妈都搂着我,亲亲我,笑得很开心。
很快,我长大了,一眨眼比妈妈还高了。
可妈妈的脾气越来越不好了。工作压力,我的任性,种种原因,她常发火,有时发得有些莫名其妙,倔强的我不甘示弱地抵(dǐ)抗着。
5月10日,母亲节,我本想拿出一个月的积蓄给妈妈买一束康乃馨,然而妈妈不知因为什么又冲我发了一通脾气,我很生气,当天我在花店门口,犹豫着,到底买不买,说实话,我还在生她的气。当时看来,要对她说声“妈妈节日快乐!”似乎就代表“屈服”,我不愿意。最终,我用一枚硬币作出了决定,正面买,反面走,硬币从指尖弹了出去,跃上半空。就在它即将落地的一刹那间,我突然希望它是正面,突然渴望妈妈的笑脸,突然很想送她康乃馨,哪怕只有一朵。可惜,硬币稳稳当当停在了反面,我更茫然了,作这决定真有这么难?我问自己。既然让硬币作了决定,就听天由命吧!
临睡前,我的书桌上又放着一杯牛奶,不用说,妈妈默默地做了这一切。喝着牛奶,我忽然觉得难过,忽然体会到我对妈妈无形的伤害;忽然自责我竟用一枚硬币掂量了妈妈对我的爱!忽然非常想……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莫( )其( ) ( )甘( )弱
2.读读第四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从中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和感受是怎样的?
3.根据短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内容。
喝着牛奶,我忽然觉很( ) ,忽然体会到( );忽然自责我竟用一枚硬币掂量了( )!忽然非常想对妈妈说:“( )”
课文精彩回放(按原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__________________。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他有脚啊,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
洗手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吃饭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默默时,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阅读
乌龟借鼓
豹子在动物中是出了名的吝啬鬼。它有一面大鼓,从来不借给别人使用。一天,天神的母亲去世了,为了把丧事办得隆重点,,葬礼上需要一面大鼓。
“大人,豹子家里有一面大鼓。”仆人说,“可以派人借来一用。”
大象以为自己是大力士,满怀信心地去了,结果被凶恶的豹子赶了出来。
“我去借。”狮子不甘示弱。结果也是空手而归。
“硬的不行就来软的,我去试试!”狐狸以为自己能言善辩,会说动豹子的。结果,磨破了嘴皮子也没有用。
“这可恶的豹子,它是软硬不吃!
“连天神的面子都卷了,这也太过分了!”
动物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我去把鼓取来!”乌龟站了出来。
动物们哄堂大笑,连天神也忍不住笑了。也难怪,那时的乌龟不但长得小,连甲壳也没有,后背是软软的。
乌龟不慌不忙爬出神殿,来到豹子家。
“你也是天神派来的吗?”豹子吼道。
“天神能瞧得起我这小不点吗?”乌龟说。“我只不过是出于好奇,来这里看看。”“你想看什么?”豹子仍没好气地问。“天神做了面新鼓。”乌龟说,“那鼓可真大,天神藏在里面还有很大空隙。”
“他再大,也没有我这面鼓大。”豹子很不服气。“我看未必。”乌龟煞有介事地端详着豹子的大鼓,摇了摇头,“依我看,你这面鼓没有天神的大,它连你都装不下。”“胡扯!它怎么装不下我?我就试给你看!”豹子说着,真的钻进大鼓里。“大是够大的,可你的脑袋还露在外面呀!”乌龟故意装模作样地说。豹子把脑袋也缩了进去。“可你的尾巴还在外面呢?”豹子又将尾巴收进去。
乌龟眼疾手快,立即盖上了鼓盖,用绳子把鼓捆得牢牢的,并借着豹子在鼓中挣扎的劲,使大鼓滚动起来,一直滚到神殿门前交给了天神。
大鼓就这样被乌龟借来了,后来天神为了奖励乌龟,就送给了乌龟一样防身的东西,就是龟壳。根据短文把词语补充完整。
不()示弱()堂大笑煞有()事装()作样从文中打找出相应的词语。
(1)反义词:慷慨——()简单——()惩罚——()
(2)近义词:讨论——()空当——()立刻——()文中含有“看”的意思的词语是()、(),请再写两个这样的词:()、()
去豹子那里去借鼓的都有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太阳路
小的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那么一个圆盘,红光光的,偏悬在空中,是什么绳儿系着呢?它出来,天就亮了,它回去,天就黑了;庄稼不能离了它,树木不能离了它,甚至花花草草的也离不得它。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啊?我们便想有一天突然能到太阳上去,那里一定什么都是红的,光亮的,那该多好!但是我们不能;想得痴了,就去缠着奶奶讲太阳的故事。
“奶奶,太阳是住在什么地方呀?”
“是住在金山上的吧。”
“去太阳上有路吗?”
“当然有的。”
“啊,那怎么个走呀?”
奶奶笑着拉我们走到门前的那块园地上,说:“咱们一块来种园吧,你们每人种下你们喜爱的种子,以后什么就会知道了。”
到了园地,我们松了松土,施了施肥,妹妹种了一溜眉豆,弟弟种了几行葵籽,我将十几枚仙桃核儿埋在篱笆边上,希望长出一片小桃林来。从此,我们天天往园地里跑,心急得像贪嘴的猫儿。10天之后,果然就全发芽了,先是拳拳的一个嫩黄尖儿,接着眩耀分开两个小瓣。肉肉的,像张开的一个小嘴儿。我们高兴得大呼小叫。奶奶就让我们5天测一次小苗儿的高度,插根标记棍儿。有趣极了,那苗儿长①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②出一大截来;一个月后,插到6根,苗儿就相对生叶,直噌噌长得老高了
可是,太阳路的事,却没有一点迹象。我们又问起奶奶,她笑了:“苗儿不是正在路上走着吗?”
这却使我们莫名其妙了。
“傻孩子!”奶奶说,“苗儿5天一测,一测一个高度,这一个高度,就是一个台阶;顺着这台阶上去,不是就可以走到太阳上去了吗?”
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这每一棵草呀,树呀,就是一条去太阳的路吗?这通往太阳的路,满世界看不见,却到处存在着啊!
奶奶说:“太阳的路是陡峭的台阶,而且十分漫长,要走,就得用整个生命去攀登。世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这么走着,有的走得高,有的走得低,或许就全要在半路上死去。但是,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
“那我们呢?”我说,“我们怎么走呢?”
奶奶说:“人的一辈子也是一条陡峭的台阶路,需要拼全部的力气去走。你们现在还小,将来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得多爬几个这样的台阶,虽然艰难,但毕竟是一条向太阳愈走愈近的光明的路。”结合句意,分别说说文中两个加点“长”的含义
“天天往园地里跑”和“高兴得大呼小叫”分别表现了我们怎样的心情?
通向太阳的路是一条怎样的路呢?
快乐阅读
巨著浓缩的一句话
数百年前,一位聪明的老国王召集了聪明的臣子,交待了一个任务:“我要你们编一本《各时代的智慧录》,好留给子孙。”
这些聪明人离开老国王以后,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完成了一本十二卷的巨作。老国王看了后说:“各位先生,我确信这是各时代的智慧结晶。然而,它太厚了,我怕人们不会去读完它。把它浓缩一下吧!”
这些聪明人又经过长期地努力工作,几经删减之后,完成了一卷书。然而,老国王还是认为太长了,又命令他们继续浓缩。
这些聪明人把一本书浓缩为一章,然后浓缩为一页,浓缩为一段。最后则浓缩为一句。老国王看到这句话时,显得很得意,说:“各位先生,这真是各时代的智慧结晶,并且各地的人一旦知道这个真理,我们担心的大部分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这句千锤百炼的话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句千锤百炼的话指出,即使是要满足自身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也需要自己去做。纵使你的父母能为你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自己去做。不然,势必坐吃山空。
美国的雷纳·川伽的例子,可以说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很好例证。
雷纳·川伽住在美国密苏里州独立雷德街。在1928年,川伽先生继承一笔价值10万美元的产业。到了1938年,他却宣告破产。
川伽先生自己剖析了破产的原因:“我的父亲不但事业成功,而且为人慷慨。”“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只要我需要钱花,他就允许我随意用银行的帐号开支票。到了我上大学的时侯,我更是精于此道了。我完全不知道钱的价值,更不知道要用什么方法去赚取,我只知道如何用父亲的帐号去签写支票。”
幸运的是,川伽先生破产后,及时地调整了自己,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将失去的产业,都赚了回来。更重要的是,他把这些宝贵经验都传给了两个儿子。努力使儿子们明白:凡事均要靠自己的努力,这才是最根本的生存之道。即使偶尔有可观的财产,也不可过多的指望,因为它属于兔子的尾巴——长不了!这比单独只给他们财富要有意义多了。
人人都应记住这十二卷巨著浓缩之后的一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找到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比喻对诗文等做多次的修改()。
(2)光是消费而不从事生产,即使有堆积如山的财物也会消耗完。()聪明人把一本十二卷的巨著先后浓缩成()、()、()
(),最后浓缩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是什么意思?用“~~~~”在文中画出来。
川伽先生的父亲给孩子的是什么?川伽先生给孩子的是什么?
川伽先生由失败到重获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兔子的尾巴——长不了”是一句歇后语,你能写两句吗?
快乐阅读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水迸,儿得活。短文写的是_____________的故事。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
①众皆弃__________②光持石击缸__________短文写了司马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
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