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4分)合成氨技术的创立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其研究来自正确的理论指导,合成氨反应N2+3H22NH3的平衡常数K值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360
440
520
K值
0.036
0.010
0.0038

(1)①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②理论上,为了增大平衡时H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增大压强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c.升高温度      d.及时分离出产物中的NH3
(2)原料气H2可通过反应CH4(g)+H2O(g)CO(g)+3H2(g)获取,已知该反应中,当初始混合气中的恒定时,温度、压强对平衡混合气中CH4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图中,两条曲线表示压强的关系是p1________p2(填“>”、“=”或“<”)。
②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原料气H2还可通过反应CO(g)+H2O(g)  CO2(g)+H2 (g)获取。
①T ℃时,向容积固定为5 L的容器中充入1 mol水蒸气和1 mol CO,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O的浓度为0.08 mol·L-1,则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________。
②保持温度仍为T ℃,改变水蒸气和CO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充入容积固定为5 L的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描述能够说明体系处于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CO2的同时消耗a mol H2
d.混合气中n(CO):n(H2O):n(CO2):n(H2)=1:16:6:6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在25℃,101 Kpa 下1 mol 乙醇(C2H5OH)完全燃烧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为1366.8 kJ,试写出表示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
(2)肼(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液体,其燃烧热较大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故可以用作火箭燃料。已知:N2(g)+2O2 (g)=2NO2(g) △H=+67.7kJ/mol
2N2H4(g)+2NO2 (g)=3N2(g)+4H2O(g)△H= 一1135.7kJ/ mol
则肼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
FeO(s)+ CO(g)=" Fe(s)+" CO2(g) △H>0。
①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②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已知1100℃时,K= 0.263,此时测得高炉中c(CO2)= 0.025mol/L,c(CO)= 0.1mol/L,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填“是”或“不是”)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v正v逆(填“<”、“>”或“=”)。

(6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是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生成amol A,同时生成3amol 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A、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 ;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消耗amol A,同时生成3amol B;
⑧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C,同时生成mol B
(2)在稀氨水中存在下述电离平衡NH3+H2O NH3 ·H2O NH4++OH-,分别加入少量下列物质,溶液中c(OH-)如何变化?(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移动方向如何?(填“正向移动”或“逆向移动”)

加入的物质
少量NH4Cl固体
少量KOH溶液
c(OH-)的变化


平衡移动方向


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3和BN,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B2O3制备BF3的化学方程式依次是_________;
(2)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B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_________,BN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3)在BF3分子中,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4的立体结构为_______;
(4)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石相当,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______个氮原子、________个硼原子

一项科学研究成果表明,铜锰氧化物(CuMn2O4)能在常温下催化氧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HCHO)。
(1)向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Cu(NO3)2和Mn(NO3)2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所得沉淀经高温灼烧,可制得CuMn2O4
①Mn2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
②NO3- 的空间构型是(用文字描述)。
(2)在铜锰氧化物的催化下,CO 被氧化为CO2,HCHO 被氧化为CO2和H2O。
①根据等电子体原理,CO 分子的结构式为
②H2O 分子中O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③1 mol CO2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
(3)H2SeO3的K1和K2分别为2.7×10-3和2.5×10-8,H2SeO4第一步几乎完全电离,K2为1.2×10-2,请根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解释:
①H2SeO3和H2SeO4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电离的原因:__________;
②H2SeO4比H2SeO3酸性强的原因:______;

(10分)早期发现的一种天然二十面体准晶颗粒由Al、Cu、Fe三种金属元素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准晶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________方法区别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2)基态Fe原子有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Fe3+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可用硫氰化钾检验Fe3+,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为____________。
(3)新制的Cu(OH)2可将乙醛(CH3CHO)氧化成乙酸,而自身还原成Cu2O。乙醛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为___________,1mol乙醛分子中含有的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Cu2O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4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定点,则该晶胞中有个铜原子。
(4)Al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晶胞中铝原子的配位数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