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中国某地方政府曾发布一则告示:“照得编结毛辫,向非汉制所遗。自从满清入主,强迫人民为之。现已实行改革,积习自当力除。惟直光复伊始,剪否听民便宜。衣服暂可仍旧,并非必仿泰西。凡我大汉民族,切勿误会惊疑。”这反映了该地方政府
A.认为汉满矛盾体现为是否剪辫子 | B.对革命持中间立场 |
C.并不积极支持革命 | D.理性、宽容的态度 |
1921年李大钊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距今恰恰五十年……巴黎人民起来反抗一个卖国的政府,并且宣告了市府的独立、自由、自主。……巴黎的人民在‘巴黎康妙恩’(The Commune of Paris)名义之下开始了一个自由的新时代。“康妙恩”就是劳动者的共和国。材料中的“新时代”是()
A.无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的时代 |
B.无产阶级进行政治斗争的时代 |
C.争取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时代 |
D.社会主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代 |
某学者评价说:“中国统帅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抗日力量,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南京失守,长江门户洞开,对武汉和华中腹地威胁极大。”这一观点()
A.赞扬了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 |
B.低估了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 |
C.主张集中力量进行淞沪会战 |
D.主张以牺牲华北来确保华中 |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下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力量变化趋势的描绘,较为准确的是()
“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的看法的同志们)产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 B.井冈山时期 |
C.延安时期 | D.过渡时期 |
1919年10月,孙中山在公开演讲中说:“试观这次学生运动,于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效果,可知结合者强也。”此语表明 ( )
A.学生运动是救国的主要力量 |
B.全民团结才能产生巨大力量 |
C.工农结合是救国的唯一途径 |
D.国共团结合作才能挽救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