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政府禁止人们追求自身利益,那就剥夺了政治自由,如果任人们无约束地追求自身利益也同样存在巨大的危险,这将会以牺牲国家与社会的公益为代价换取少数人的利益。”这就是“麦迪逊难题。”美国宪法中有助于破解这一难题的设计有
①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与制衡 ②实行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③总统和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④通过修正案保障个人权利与自由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这表明他受到的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官僚资本主义 | B.外国资本家 | C.清政府 | D.地主阶级 |
1864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弱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 B.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 |
C.松太地区棉纺织水平下降 | D.中国手工棉纺织品价格下跌 |
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包括
①美国商品的涌入②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③官僚资本的压迫④繁重的捐税负担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的保护之下;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
A.中外合资生产开始形成 | B.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外国的大力支持 |
C.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 D.民族资本主义生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A.是中国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 | B.与西方国家入侵无关 |
C.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 D.摧残了资本主义萌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