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到了秋天,这老柿子树更可爱。巴掌大的叶子渐渐变红了,大概想和他的老伙伴——大枫树比美,看谁红得可爱吧。每当秋末冬初,柿树叶渐渐落光。一眼望去,圆溜溜的柿子,像许许多多的红灯笼挂满枝头。你想,老枫树哪有这一手呢?到了这个季节,我和小伙伴每天放学后,连饭也顾不得吃,就攀上树去摘那又红又软的柿子吃,提起柿子,可真有意思。如果你爬上树,前后左右许多红彤彤的小灯笼,会将你的小脸儿映得通红。( )你伸伸手,( )可以毫不费力地摘下你最爱的红柿子。
(1)在文中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2)用“__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到了秋天,这老柿子树更可爱”这句话在这一段话中起什么作用?
(4)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柿子树最可爱?
阅读理解。(12分)
往事依依(节选)
于漪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
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 《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堆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
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⑴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根据语段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填表。(3分)
⑶仅根据上文内容,试简要归纳出老师的语文教学观。(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联系实际,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语文老师简要说说他的教课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赏是一种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 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 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其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喜上眉梢),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妄想)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心,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文章的最后,他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xíng háng)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二十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 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让我反思,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 正当的事呢? ”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长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崇山荒芜。”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jǐ yǔgěi yǔ),—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依赖与祝福。
⑴用在文中括号内画出最恰当的词语和划线字词的正确读音。
⑵“信”字的解释有:①诚实、不欺骗;②信任,不怀疑;③消息;④书信; ⑤随便。下列词语中的“信”应选哪种解释呢?请联系上下文把最恰当的解释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姑母写信();信笔涂鸦();找回了自信()
⑶除了“大名鼎鼎”外,你还能写出四个带有“鼎”字的成语吗?
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短语的意思。
①钟爱有加:
②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⑸在第①自然段的空格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第②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的理解。(2分)
⑺文章通过写和这两件事,告诉我们:欣赏是,我们在生活中要(2分)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 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 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 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 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一些新翻的泥 土的气息,混着青草的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 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的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竺。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⑴间接写春草的句子是,这些描写表现了春草的特点。
⑵写春花,有实写,有虚写。虚写的句子是,间接写花的句子是
⑶写春风,突出了春风的特点,“卖弄”一词这里化贬为褒,突出了小鸟的特点。
⑷写春雨,突出了雨的两个特点是、;写夜,突出了乡村的特点。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奇的电子书包
①提起书包,没有一个人会不动心的,因为它曾经伴随我们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令人遗憾的是,眼下孩子对书包却有一种畏惧感。据说有人称过中学生的书包,大都在10公斤到20公斤左右。沉重的书包压弯了学生的脊背,也压痛了父母的心。
②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别急,在E时代,已经问世的电子书包将舒展父母们的眉头。据了解,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在调试一种电子书包。这种书包相当于16开本书本大小,厚度约1厘米,重量$ 700克,内存1MB。第一批准备试用的200台电子书包,分4个班,将分别在北京、上海、大连和深圳4个城市试用。
③这些书包如果做得秀气些,完全可以放在口袋里。虽然不起眼,却可以从小学用到大学毕业,读研、读博还都可以用,一用就是几十年。所有的作业都可以在这本书里完成。想要更新内容,只要拿张盘往里一输就成。这样,课堂上再也看不到堆积如山的课本、作业本,连钢笔、铅笔等文具都不用带了,一本16开本的电子书包将代替这一切。
④在新加坡,电子书包的发展要更快一些。它实际上是一个贮存、记载和阅读信息、资料的电子装置,上面设有若干电子卡插槽,学生可以插入课本卡、作业卡和字典卡等,还能与互联网连接收发电子邮件,可以和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显然,电子书包的出现,预示着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
⑤但是要普及这种产品,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严格地说,就技术而言,它比掌上电脑还简单,并非什么高精尖产品。它唯一的缺点是价格还太高,现在的售价在1500至1600元,相当于一个学生高中三年的书费,还难以在全国推广普及。要把它的价格降到1000元以下,也并非什么难事。手机刚出来不也是一两万元吗?现在也不过千把元了。
⑥另一方面,传统的纸质教材不利于环保。我国在校的学生超过3. 2亿,如果平均每个学生的课本为20本,每年达到128亿册,而学生所用的作业本姑且每学期每门课按6本计算,将达到240亿册,课本和作业本加起来将达到360亿册。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为此每年将欲掉多少森林。显然电子书包的出现将改变这种状况,为我们多留下几片森林,为子孙多留下一些绿色。
⑦秤砣虽小压千斤。别看电子书包小,其产生的影响却不可忽视。它不仅给中国的教育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还会对社会的很多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⑴选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由第②、③段我们可以看出,其“神奇”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⑵请分析第②段“重量仅700克”一句中划线字“仅”的表达作用。
⑶第④段中说“电子书包的出现,预示着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⑷从第⑤段看,电子书包的普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的原因是;电子书包必将被普及的原因是。
⑸第⑥段中加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
⑹结合选文,谈谈电子书包的使用有哪些意义?(至少写三点)
①
②
③
⑺假如你是电子书包的设计者,结合你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你还想使电子书包具有什么功能?请简要谈谈你的想法。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⑴联系上下文说说“一如既往”的意思。
⑵这两个语段主要写了。
⑶片段中用数字列举居里夫人所获得荣誉的作用是什么?
⑷用四字词语概括节选部分的人物品质(至少2个)。
⑸根据文中的意思选择恰当的理解。
“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这句话中“什么也不管”是指()。
A.居里夫人的丈夫皮埃尔的不幸早逝。 |
B.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歧视。 |
C.玛丽•居里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 |
D.居里夫人身体上的衰弱、生活和思想上的过重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