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无水氯化铝是有机化工常用催化剂,其外观为白色固体,178℃时升华,极易潮解,遇水后会发热并产生白雾。实验室用如下装置制备少量无水氯化铝,其反应原理为:2Al + 6HCl(g) = 2AlCl3 + 3H2
完成下列填空:
A为浓硫酸,B为NaCl固体
(1)进行实验时应先点燃 (选填“B”或“D”)处酒精灯。
(2)用粗短导管连接D、E的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防堵塞 b.防倒吸 c.平衡气压 d.冷凝回流
(3)F中盛有碱石灰,其目的是 (选填序号)。
a.吸收多余HCl b.吸收Cl2
c.吸收CO2 d.防止空气中H2O进入E瓶
(4)将D中固体改为氯化铝晶体(AlCl3·6H2O)也能进行无水氯化铝的制备,此时通入HCl气体的目的是 。若实验条件控制不当,最终得到的物质是碱式氯化铝[化学式为Al2(OH)nCl(6-n)],且质量是原氯化铝晶体(AlCl3·6H2O)的40%,则可推算n的值为 。
Ⅱ.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NaHSO3。
(1)证明NaHSO3溶液中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填序号)。
a.测定溶液的pH
b.加入Ba(OH)2溶液
c.加入盐酸
d.加入品红溶液
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
(2)检验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 ______。
(3)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剂。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的方案如下:
(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 + I2 + 2 H2O = H2SO4 + 2 HI)
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I2溶液25.00 mL,该次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为 g/L。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I被空气氧化,则测得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实验室里若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氨气,试用表格形式列出图中装置的错误之处,并用文字简要说明如何改正。
图1
实验室配制500 mL 0.5 mol·L-1的稀硫酸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①把量取好的浓硫酸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②把①所得溶液立即小心地转入500 mL容量瓶中;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离刻度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⑤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应该量取____________________mL 18.4 mol·L-1浓硫酸。
(2)上述步骤中第___________步不恰当,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没有进行操作④:________________。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____________________。定容时俯视读数:______________。
(6)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如何处理?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______________。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②)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__________________。
2006年4月19日,温家宝总理批示:严查安徽“杀人奶粉”。经检测“杀人奶粉”中蛋白质、钙、磷、锌等的含量严重不足,营养价值比米汤还差。氯化钠无毒,是重要的调味品,但亚硝酸钠有毒,可致癌。由于氯化钠和亚硝酸钠都是白色的固体,肉眼无法区分,因此误把亚硝酸钠当作氯化钠食用造成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现在某商店有两包白色固体,一包是氯化钠,一包是亚硝酸钠,但是商品标签已模糊不清,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它们中哪一包是氯化钠吗?由于售货员整理柜台时不小心把两包固体混合到一起了,你能查阅氯化钠和亚硝酸钠有关数据设计实验将它们分离开吗?
右图是实验室里对CuSO4·5H2O加热使其脱去结晶水实验的装置示意图。按此图所示的方法进行实验会出现操作错误,请指出其错误的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酒精的沸点常压下为78.6 ℃。工业酒精中含水量较多,制无水乙醇时需要除水。
(1)为除去工业酒精中的水分所加试剂为______________,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
(2)为完成上述操作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两套装置:
①用“→”标出上图装置a中冷却水进出的方向,用“———”画出装置b中所加液体液面的合适位置。
②你认为应该选用的合适装置是a还是b?_________________(填“a”或“b”)。若选用装置a应注意装置的气密性。那么,检验装置a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选用装置b,有人总结出了进行此操作时注意的三点原则,即“一贴”“二低”“三靠”。那么,它们的具体含义是:
“一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上述除水过程中水是否除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