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淡笑有鸿儒( )
(2)花之隐逸者也(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何陋之有水陆草木之花 |
B.有仙则名名之者谁 |
C.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D.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 |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甲、乙两文都采用了 的写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则通过 表达自己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3分)
两篇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线面题目。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 分)
(1)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深入不毛: (4)庶竭驽钝: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文中提到的“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是作者向后主提出的第三条建议,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②③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临危受命和。(用四字短语作答)。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第③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更渡一遭
昔有人得一鳖,欲烹而食之,不忍当杀生之名,乃炽火使釜①水百沸,横筱②为桥,与鳖约曰:“能渡此,则活汝。”鳖知主人以计取之,勉力爬沙③,仅能一渡。主人曰:“汝能渡桥,甚善!更为我渡一遭,我欲观之。”—— [南宋]岳珂《桯史》
【注】①釜:锅。 ②筱:竹条。 ③爬沙:指缓慢爬行。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欲烹而食之 ( ) (2)乃炽火使釜水百沸 ( )
(3)横筱为桥() (4)则活汝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汝能渡桥,甚善!更为我渡一遭,我欲观之。鳖的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本文有什么寓意?
《与朱元思书》 [南朝·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本文特别讲究文体的形式,主要采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对句整齐,音韵和谐,从文体上说是属于文。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天山共色 (2)互相轩邈
(3)鸢飞戾天者 (4)窥谷忘反 将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郢①书燕说
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类此。
①郢(yǐng):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1)书()(2)因() (3)举()(4)类()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郢人谓持烛者“举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
A.指出郢人做事粗枝大叶,贻笑大方。 | B.肯定燕王善于采纳谏言,治理国家。 |
C.表明治国的根本在于举贤而任之。 | D.批评今世学者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论语》十则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于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9.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0.(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___________
(2)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图:___________
(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之:___________
(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而:____________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 2分)
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从后面六则中任选一则,联系生活谈谈对你的启示。(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