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制硝酸的关键是氨的催化氧化,与硝酸工业相关的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的处理与应用也是科学研究的热点。
I.图1、图2分别是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及氨催化氧化的装置
(1)氮气和氢气通过图1装置,该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控制气体流速和 。
(2)用图2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已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 ,写出该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H+、OH-、 离子、 离子。
II.下列有关硝酸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
| A.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的试剂瓶中,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
| B.足量铁与稀硝酸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说明稀硝酸不能氧化亚铁离子 |
| C.不用浓硝酸与铜屑反应来制取硝酸铜,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 |
| D.不用锌与稀硝酸反应制取氢气,说明稀硝酸能将锌钝化工业生产硝酸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NOx(NO和NO2的混合物,假设不含N2O4),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较大的威胁。 |
(1)工业上常用Na2CO3溶液吸收法处理NOx 。
已知:NO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NO + NO2 + Na2CO3 = 2NaNO2 + CO2 ①
2NO2 + Na2CO3 = NaNO2 + NaNO3 + CO2 ②
用足量的Na2CO3溶液完全吸收NOx,每产生5.6L(标准状况)CO2(全部逸出)时,吸收液质量就增加10g,则NOx中的x值为 。
(2)尿素也可用于吸收处理NOx,其反应原理为:
NO+NO2+H2O=2HNO2
2HNO2+CO(NH2)2=2N2↑+CO2↑+3H2O。
当混合气体中NO、NO2按上述反应中系数比时吸收效果最佳。若混合气体中V(NO)∶V(NO2)=3∶1时,可通入一定量的空气,同温同压下,V(空气)∶V(NO)=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约为20%)。
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
B.反应可表示为X+3Y 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
|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
|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
现以淀粉或乙烯为主要原料都可以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1)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其中⑤的反应类型是;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③;
⑤;
⑥;
⑦;
A、B、C、D、E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元素的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B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多4个;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C、E主族.
(1)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E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3)元素C、D、E形成的离子半径大小关系是>>(用离子符号表示)。
(4)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D2C的形成过程。
C、D还可形成化合物D2C2,D2C2含有的化学键是。
(5)由A、B、C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下列物质的转化或分离是用哪种方法实现的?
| A.溶解 | B.裂解 | C.分馏 | D.裂化 E、干馏 |
F、蒸馏 G、电解 H、过滤 I、萃取
请将所选方法的字母代号填在横线上(每一项只填写一种最主要的方法)。
(1)把煤转化为焦炉气、煤焦油和焦炭等
(2)从原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柴油等
(3)将海水淡化
(4)除去粗盐溶液中的泥沙
(5)从海水得到的无水MgCl2中提取金属镁
(6)海水提溴获得的溴水中,提取溴单质
(10分)CuI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已知:氧化性Cu2+>I2>Cu+,还原性Cu>I->Cu+,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是:较强氧化剂+较强还原剂→较弱还原产物+较弱氧化产物。
(1)根据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推测,在溶液中Cu2+和I-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
(2)久置于空气中的HI溶液呈黄色,向其中加入一些铜粉,可使溶液黄色消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消除(2)中HI溶液的黄色,也可向其中通入少量H2S,这是因为当浓度接近时,还原性H2S________(填“>”、“<”、“=”)I-;与加入铜粉的方法相比,用此方法得到的HI溶液浓度________(填“高”、“低”或“相等”)。
(4)CuI可用于监测空气中是否含有汞蒸气:4CuI(白色)+Hg===Cu2HgI4(亮黄色)+2Cu。下列关于该化学方程式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该反应被氧化的元素是铜元素和汞元素
b.该反应的氧化剂为CuI
c.Cu2HgI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反应中转移电子 2 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