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1)下列金属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铁锅    B.铜导线    C.铝箔
(2)人类每年从自然界提取大量的金属,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铁。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和一氧化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铁制品容易锈蚀,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
(4)某工厂废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亚铁。某课外小组利用废液制取海绵铜(Cu)和氧化铁两种产品,过程如下图所示(过程中不引入其他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溶液D中的溶质为_________
②检验C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
③A~G七种物质中含铁元素的物质有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的氢氧化钠性质系列探究活动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观察到氢氧化钠表面变   

(2)实验②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成   色,实验③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成   色。由此得出: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

(3)实验④:

Ⅰ.当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时,溶液显   色;继续滴加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此时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   (填化学式)。

Ⅱ.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两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分别为     

(4)实验⑤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碱溶液能与某些盐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实验④⑤对应的化学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填数字序号)。

(6)实验⑥⑦为用软矿泉水瓶所做的对比实验,装   的软矿泉水瓶变瘪更明显,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X的名称:   

(2)用下列原理制取气体可选用装置A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②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连接仪器后,先   ,再加药品。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5)若改用图F所示充满空气的医用塑料袋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的导入端为   (填"a"或"b")。

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只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 6%的氯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粗盐提纯

(1)如图中操作有错误的是   (填数字序号)。

(2)操作⑥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   时,停止加热。

(3)海水晒盐采用如图操作⑥的原理,不采用冷却氯化钠浓溶液的方法,原因是氯化钠的溶解度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50g 6%的氯化钠溶液

(1)计算。需要氯化钠   g,蒸馏水   mL。

(2)称量、量取。量取水的体积时,若仰视读数,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6%(填">""<"或"=")。

(3)溶解。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4)装瓶、贴标签。

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仪器和装置完成以下实验。

(1)制取氧气。

①指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X   

②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溶液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③选用B作为发生装置,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时的主要操作步骤有:a.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收集气体;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e.组装仪器。以上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

(2)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后的废液中如果含有稀盐酸不能直接排放,以免污染环境。请你选择下列试剂设计一种实验方案,检验废液中是否含有稀盐酸。

可供选择的试剂;石灰石、硝酸银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操作

现象与结论

  

  

如图A~H是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示意图。请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②的名称   

(2)实验室要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择的装置是   (填序号);

(3)实验室制备CO 2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装置H收集CO 2气体,产生的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4)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取装置C或D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为   ;若选择装置D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能否体现该优点   (填"能"或"否");

(5)用排水法与排空气法收集CO 2及相关性质的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2个集气瓶收集)。

已知:向收集满CO 2的集气瓶内倒入等体积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二氧化碳纯度越高,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的时间越短。

比较项目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

CO 2气体生成和从水面逸出的速率远大于其溶解和与水反应的速率。

  ,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

收集过程分析

集满现象:   

"验满"分析:因气体无色,是否集满难确定,即便用燃着的木条移近容器口熄灭,也难以证明空气完全排尽。

石灰水变浑浊又变澄清所需时间分析

时间较短。

时间较长。

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①二氧化碳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②与排空气法相比,排水法的优点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