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希外出游玩时捡到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想测出这块鹅卵石的密度。他在家中准备了刻度尺、口大底小的塑料碗、圆柱形玻璃水盆和适量的水。利用这些物品进行实验并记录了下面的实验步骤,但步骤不完整。请你帮助小希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⑴在水盆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碗轻轻放入水中漂浮,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盆内水的深度为h1,记入表格。
⑵将鹅卵石放在塑料碗中,装有鹅卵石的塑料碗仍在水中漂浮,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盆内水的深度为h2,记入表格。
⑶将塑料碗中的鹅卵石放入水盆中,如图丙所示,___ _____。
⑷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条件,写出鹅卵石密度的表达
式为ρ石==________。
小明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时,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用笔画线替代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碰接电路的最后一根导线时,灯泡立即发光,而且很亮,则连接电路时存在的不规范或不妥当是:① ;
② .
(3)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由图乙可知电流表的示数为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小明受此实验启发,想测定电动自行车上用作照明的LED(发光二极管)额定功率.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实验得到该LED的电流电压图象如图丙所示,查阅资料知道该LED的额定电压为3V,结合图象可得该LED的额定功率为 W.小明进一步发现,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LED比小灯泡亮,请对此现象作出解释
在“探究哪些因素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匀速提升钩码,测得了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1)前三次实验中,第次实验数据明显出现错误,应当剔除。
(2)第四次实验中,有用功是J,总功是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出该小组设计这四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是否有关。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下面的实验仪器进行有关测量:
⑴图甲中测得物体的长度是cm。
⑵图乙中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是g。
⑶图丙中家用寒暑表的示数是℃。
⑷图丁中电能表的读数是kW·h。
小华和小红在广场看到小朋友玩套圈游戏(如图甲所示)时,发现水平抛出的套圈落地时的水平距离不尽相同,引起了他们的思考.于是他们按图乙所示方法,找来圆弧轨道(末端水平)、一个小钢球,探究钢球水平抛出的落地点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前,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与小球在轨道上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有关;
猜想2:与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H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需用测量水平距离s.请你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帮助他们确定s的起点位置O,写出具体的方法.
(2)下表是他们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
①分析实验序号为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小球在轨道上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成正比;
②综合分析表中所给数据,请你写出s与h、H之间的关系式: .
③接着小华又想探究小球抛出的水平距离与小球的质量是否有关.请你简述小华的实验方案.简要做法: ;如何判断: .
实验 序号 |
轨道末端水平部分离地面的高度 H/m |
小球在轨道上由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m |
落地点与抛出 点的水平距离s/m |
落地点与抛出 点的水平距离的平方s2/m2 |
1 |
0.5 |
0.1 |
0.45 |
0.2 |
2 |
0.5 |
0.2 |
0.63 |
0.4 |
3 |
0.5 |
0.3 |
0.78 |
0.6 |
4 |
1.0 |
0.1 |
0.63 |
0.4 |
5 |
1.0 |
0.2 |
0.89 |
0.8 |
6 |
1.0 |
0.3 |
1.10 |
1.2 |
为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电压表、五个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6Ω、8Ω、12Ω、16Ω、20Ω)、滑动变阻器(1A 20Ω)、开关、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把电路连接完整.
(2)电路连接后,小华将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移至最左端,闭合开关时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超过其量程,电流表示数不为零,则他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中,最合理的是.
A.立即将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移至最右端 |
B.断开开关,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量程改为15V |
C.断开开关,检查定值电阻是否发生断路 |
D.断开开关,检查滑动变阻器是否发生短路 |
(3)排除故障后正确操作,当定值电阻阻值为6Ω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V.若将定值电阻阻值换为8Ω时,则应将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向移动,才能完成第二组数据的测量.
(4)测量第三组数据时,小华想换用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你认为可行吗?.若想完成接下来的实验,还可换用阻值为的定值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