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梨园春》创栏以来,经过不断改造完善,已成为在省内外都有很大影响的栏目。《梨园春》始终坚持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艺术追求,唱响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成为许多地方干部群众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不断改革改造,提高生活性、趣味性和鉴赏性,平均每年新创剧目占全国新剧目的1/6,既有反映中原大地群众生活的“土教材”,更有反映异地风情的“洋剧目”;该电视栏目把豫剧和现代电视传媒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使豫剧从舞台艺术走向了荧屏艺术,开辟了戏曲艺术全新的生存空间;它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文化优势,把栏目冠名权等向社会公开招标,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解决了发展文化的财力保障,随着影响的扩大,他们又从文化领域向实业延伸,拥有了自己的企业和工厂。
(1)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梨园春》栏目的成功经验。
(2)当前,广大青少年对豫剧普遍兴趣不高,请从文化生活角度为此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文化创新的途径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中国与世界部分经济指标对比表

以各产业增加占GDP比重计算。
材料二 1978年至2010年,我国GDP总量从3645亿元增长到397983亿元,年均增长9.87%。“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温家宝总理对此曾指出,“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根据上述材料解释为什么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徘徊在4.0—4.3%之间。在经济意义上,失业人口的存在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运用劳动二重性的知识予以说明。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东加快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强化全省的海洋意识,按照陆海统筹原则,优化海洋产业布局,促进海洋三次产业、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发展、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海洋国内开发与国际合作相协调,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
材料二:2011年以来,山东省认真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开展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并推广。实施海陆统筹发展,推进海洋综合管理,促进海洋经济布局优化和海洋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围绕培育海洋优势产业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海洋强省。
(1)山东加快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思路是如何体现联系的观点的?
(2)上述材料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哲理?

材料一: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我们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十七大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战略任务,强调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三个方面加以转变;十七届五中全会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并做出了具体部署。
材料二: 2011年2月13日,山东省“两会”新闻发布会指出,根据山东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十二五期间,GDP预期达到9%,注重淡化增速观念,引导强化转型意识,突出明确效益导向,在“十二五”发展指标上,比“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要低一个百分点。同时将根据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具体调整,尤其更注重环境、社会效益。
(1)材料一中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过程体现了哪些认识论的道理?
(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我省的做法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某校高三学生围绕着9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党的光辉历程开展了探究活动,收集到以下几个材料,请根据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当年,中国革命的航船从南湖起航时,我们党只有五十多名党员。90年英勇奋斗,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近八千万党员的执政大党,成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新的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人民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宏伟大业,夺取新的胜利,必须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材料二: 在中国共产党向“百年大党”迈进的历史节点上,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各单位能结合自身实际,发挥了典型示范、舆论引导的作用;能想大事、议全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能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精心确定主题、设计载体,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深入开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明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奋斗历程。
(2)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分析创先争优活动中各单位的做法

(14分)材料一: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近年来,抗震救灾精神、世博精神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材料二: 为纪念建党90周年,山东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中小学深入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其中一项内容是开展好第八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要求今年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主题。
(1)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
(2)请你从文化创新的角度,简述我们青年学生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