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759年,一位清朝官员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
①江南地区的丝织业十分发达
②丝绸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品
③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国内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里号召东方青年为了“人类全体的幸福”振作起来“去超拨”“大海对岸那边”“愁着物质文明破产”而“哀哀欲绝地喊救命”的“好几万万人”。表明他由传统文化的掘墓人而变为守墓人。导致梁启超文化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战给欧洲带来巨大灾难
B.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
C.袁世凯在思想领域尊孔复古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王见“短暂春天”

日本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与此相比,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A.完全相同 B.正好相反 C.部分相似 D.三者同步

晚清世界历史教育教科书《万国历史》,有意删减或修改了原著中的某些词句,如将“以固人民之自由及平等之权利”删掉、将“法兰西革命”改为“法兰西变乱”、“革命时代”改为“旧学改革时代”等。晚晴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促使更多的人了解世界 B.压制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C.宣传救亡图存爱国理念 D.探索西方国家富强奥秘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将弹劾李鸿章的奏章拿给他看,说:“有人谗尔为康党(即维新派)!”李鸿章回答:“臣实是康党。……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该材料表明

A.慈禧太后已对李鸿章产生了怀疑
B.李鸿章承认自己是“康党”成员
C.李鸿章支持维新派改革
D.李鸿章与维新派的变革有相似之处

“这个康有为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戊戌年春出版的《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和再版的《新学伪经考》(1891年初版)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下列说法最符合当时社会条件的是

A.康有为自幼接受儒学教育,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B.康有为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理论根据,减少变法阻力
C.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具有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
D.康有为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