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1952年法国学者在分析当时世界格局时,提出“第三世界”一词。这里的“第三世界”是指( )
A.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 |
B.两个超级大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之外的国家 |
C.既不属于“北约”也不属于“华约”的国家 |
D.尚未获得独立的亚非拉地区国家 |
蒋廷黻(1895—1965)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这反映了作者()
A.寻求解读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理由 |
B.探索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 |
C.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 |
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 |
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A.鸦片战争 | B.洋务运动 |
C.八国联军侵华 | D.甲午中日战争 |
一人生活在明朝时,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
①喜欢写意画
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
③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
④喜欢听京剧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果丰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创造出了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诸多文学体裁。以下是关于上述文学体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诗经》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下层人民的呼声 |
B.唐诗风格各不相同,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等 |
C.宋词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 |
D.明清小说主要以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自豪感 |
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医药的一些治病古方,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 |
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
C.《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 |
D.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