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 (下图),自古以来评说不一。李白赞他“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司马迁说他“刻薄寡恩,心如虎狼”……。请你也来评一评。
(1)【收集资料】班级的同学们从不同途径收集了有关秦始皇的史料:如影视作品、历史小说、文物古迹、民间传说等。哪一种史料是最可信的?
(2)【整理资料】
①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②有车裂等十多种死刑。③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④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⑤建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仅制,如下图所示:
A组同学观点: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你认为上述哪些材料可以论证这一观点?(只填序号,1分,填错一个均不得分)
B组同学观点:秦始皇是暴君。你认为上述哪些材料能够论证这一观点?(只填序号,1分,填错一个均不得分)
(3)【论从史出】分析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用一句简练的话评价秦始皇。
某历史学习小组要探究美、日两国历史的发展。小组成员小明同学搜集了如下资料和图片,请你帮助他完善资料并回答他探究的问题。
资料一
资料二
(1)请你填写完善资料一表格内容。
(2)观察图1,1933年以后美国失业率呈现什么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3)观察图2,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在1955年以后出现什么变化?说出变化的原因。
(4)纵观美、日两国历史的发展,对我国民族振兴有何借鉴意义?
和平始终是我们心中的一个不灭的梦想,但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始终动荡不安,在同一片土地上,如何和谐共存,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德国《明镜》周刊21日称,哈马斯在最近的冲突中已向以色列境内发射上千发火箭弹,即使以色列拥有先进的拦截系统,仍多次被击中。—东方网2012年11月21日
材料三:综合消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各武装派别(包括哈马斯)已达成停火协议,协议于加沙当地时间21日21时(北京时间22日凌晨3时)开始生效。—中新网2012年11月22日电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反映的是二战后哪一地区的动荡不安?造成这一地区动荡不安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地区的和平进程有何特点?
(3)巴以冲突中,双方的极端势力用以牙还牙,以暴对暴的方法对抗,并向下一代灌输民族复仇主义思想,你认为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
(4)你觉得应该如何有效推进这一地区的和平进程,尽快实现这一地区的和平?
五、活动探究题
某校九年级某班同学,在历史课上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12分)
【迈入新时代】
材料一:新中国1952-1966年国民生产总值曲线图 (见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一例中国在时期I的取得的成就(1953-----1957年)。举出一例中国在时期II中国国防事业(1959-------1965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意义.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绘制
【民族大团结】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援, 2001年以来,国家共投资1000多亿元用于西部建设,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2)材料二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了什么制度?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我国实施了什么重大举措?
【国际新形象】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影响世界的十件大事
第一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第二件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第三件 |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第四件 |
提出“三个世界”战略思想 |
第五件 |
打破西方封锁斯中国的坚冰 |
第六件 |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
第七件 |
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
第八件 |
倡导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第九件 |
全面阐述“和谐世界”理念 |
第十件 |
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
材料四: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
(3)材料三中第九件大事“‘和谐世界’理念”你是怎样理解的?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依然存在看“不和谐”的因索,举一例加以说明。(1分)
(4)依据材料三、四,分析1978年后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是如何进行“变化和改革”的?
【强国党领导】
(5)综合上述探究,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党已为我们描绘了新时期的发展蓝图,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如何应对未来发展中的挑战?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 )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从此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
改正:元朝是我国民族大融合时期,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维吾尔族。
改正:清朝时期设立军机处,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改正:
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在历史探究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就改革在中外历史上的作用展开讨论。
(1)以下是几位同学的讨论记录,请将其补充完整。
同学甲:改革是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19世纪60年代的①是通过这种形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
同学乙: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②,其特点是③。
同学丙:改革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比如中国近代的④。虽然失败了,但却体现了中国人民用于自救的一种探索精神。
(2)除以上观点外,改革还有什么作用?请你参与讨论,发表你的看法并举一例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