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
B.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C.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三省六部制明确了宰相之间的分工,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上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这段对新文化运动的评述表明

A.中国社会思想界异常复杂
B.新旧思想之间斗争激烈
C.陈独秀与胡适之间矛盾很深
D.不同派别之间存在分歧和矛盾

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的探索与抗争的过程中,青年学生逐渐成为探索与抗争的主要力量之一,如l920年6月20日,跃沙师范的学生捣毁了长沙城隍庙的神像,学生的这一举动主要受哪一历史事件的影响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并没有阻挡先进的中国人继续“向西方学习”的步伐,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仅仅进行政治革命还远远不够,还要进行思想革命。这一时期“向西方学习”的直接目的在于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倡导民主与科学
C.抨击尊孔复古的逆流 D.传播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梁启超将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达的原因归纳为两点, “一是由于教义之浸淫,二是由于雄主之布划”。其中将“教义之浸淫”列为第一点的理由主要是

A.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力维护自己的统治
B.宗教的欺骗性使人民丧失了斗争精神
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D.中国君主专制意识根深蒂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以下选项中符合这一观点的有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②五四运动的爆发
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