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古钗叹
唐·张籍
古钗堕井无颜色,百尺泥中今复得。
凤凰宛转有古仪,欲为首饰不称时。
女伴传看不知主,罗袖拂拭生光辉。
兰膏已尽股半折,雕文刻样无年月。
虽离井底入匣中,不用还与坠时同。
【注】张籍(约768—约830),字文昌,祖籍吴郡(今苏州)。官卑职微,刚直不阿,一身贫苦,此诗作于诗人十年屈居太祝(小官)期间。
怎样理解“不用还与坠时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前人说此诗“所寄托便在弦指之外”,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本诗。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沧浪静吟
(宋)苏舜钦①
独绕虚亭步石矼②,静中情味世无双。
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盘青入破窗。
二子③逢时犹死饿,三闾遭逐便沉江。
我今饱食高眠外,唯恨澄醪④不满缸。
【注】①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北宋著名诗人。屡次上书朝廷,议论时政得失。庆历四年(1044),因“稍侵权贵”,被捕入狱,革职为民。退居苏州,筑沧浪亭,自号沧浪翁。有《苏学士文集》。此诗写于苏州沧浪亭闲居时期。
②矼(gāng):石桥。
③二子:指伯夷和叔齐,商末孤竹君之二子。二人互让君位,先后都逃到周国。武王 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④澄醪(láo):清醇美酒。
第三、四句寓情于景,林中的蝉儿穿过了空疏的门户,野生的藤萝长进了破旧的窗里,在静谧甚至破败的景象中蕴含着作者的情绪。 第五、六句将常见典故与自身身世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这首诗题为“静吟”,请分析全诗是如何围绕一个“静”字展开的。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
昭君怨
(宋)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具体分析这首词上阕从哪些方面描写了什么意象?
指出下阕运用的表现手法,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赠梁任父同年①
黄遵宪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②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注】①这首诗是1896年黄遵宪邀请梁启超到上海办《时务报》时写给梁的一首诗。②侉(kuǎ)离:这里是分割的意思。
诗歌最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说明。(3分)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野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形象。
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行香子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这首词中介绍了词人哪些活动?抒发了此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春光图。词人在写景方面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例并赏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