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2A(g) 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序号 |
温度 |
0 min |
10 min |
20 min |
30min |
40min |
50 min |
60min |
1 |
800℃ |
1.0 |
0.8 |
0.67 |
0.57 |
0.5 |
0.5 |
0.5 |
2 |
800℃ |
c2 |
0.6 |
0.5 |
0.5 |
0.5 |
0.5 |
0.5 |
3 |
800℃ |
c3 |
0.92 |
0.75 |
0.63 |
0.6 |
0.6 |
0.6 |
4 |
820℃ |
1.0 |
0.4 |
0.25 |
02 |
0.2 |
02 |
02 |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中,反应在10min至20min时间内v(A)的平均速率为 mol·L-1·min-l
(2)在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为 mol·L-1,由实验2的数据,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l,则v3 (填“>”、“<”或“="”)" vl。且c3 (填“>”、“<”或“="”)1.0" mol·L-1。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1)浓度均为0.01 mol·L-1的8种溶液:①HNO3 ②H2SO4 ③CH3COOH ④Ba(OH)2 ⑤NaOH
⑥CH3COONa ⑦KCl ⑧NH4Cl,这些溶液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填写编号) 。
(2)pH=2的某酸HnA(An+为酸根)与pH=12的某碱B(OH)m混合,恰好反应生成正盐,混合液pH=8。
①反应生成的正盐的化学式为 。
②该盐中 离子一定能水解,其第一步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
(1)把NH4Cl晶体溶入水中,得到饱和NH4Cl溶液。若在该溶液中加入镁条,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点燃有爆鸣声,此气体是 ,产生该气体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微热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是 ,产生该气体的原因是 ,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2)NH4Cl溶于重水后,产生的一水合氨和水合氢离子均正确的是( )
A.NH2D·H2O和D3O+ | B.NH3·D2O和HD2O+ |
C.NH3·HDO和D3O+ | D.NH2D·HDO和H2DO+ |
测血钙的含量时,可将2.0 mL血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向其中加入足量草酸铵(NH4)2C2O4晶体,反应生成CaC2O4沉淀。将沉淀用稀硫酸处理得H2C2O4后,再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氧化产物为CO2,还原产物为Mn2+,若终点时用去20.0 mL 1.0×10-4 mol·L-1的KMnO4溶液。
(1)写出用KMnO4滴定H2C2O4的离子方程式 。
(2)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 。
(3)计算:血液中含钙离子的浓度为 g·mL-1。
某学生用0.100 mol·L-1的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20.00 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
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 mL; |
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就此实验完成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字母序号填写) 。
(2)上述B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
(3)上述A步骤操作之前,若先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则滴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
如下图是常见仪器的部分结构。
(1)写出仪器名称A ,B ,C ,D 。
(2)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的仪器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