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A |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 溶液和CuSO4溶液 |
均有固体析出 |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
| B |
向溶液X 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溶液X 中一定含有SO42- |
| C |
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立即通入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 |
出现白色沉淀 |
H2CO3的酸性比H2SiO3的酸性强 |
| D |
向浓度均为0. 1 mol·L-1 NaCl 和NaI 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 |
出现黄色沉淀 |
Ksp(AgCl)>Ksp(AgI) |
25℃时,0.1 mol/L 的CH3COOH溶液 pH =3,0.1 mol/L的HCN溶液p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3COOH与HCN均为弱酸,酸性:HCN > CH3COOH |
| B.25℃时,水电离出来的c(H+)均为 10-11mol/L的两种酸,酸的浓度:HCN > CH3COOH |
| C.25℃时,浓度均为0.1 mol/L 的CH3COONa和NaCN溶液中,pH大小:CH3COONa >NaCN |
| D.25℃时,pH均为3的CH3COOH与HCN溶液各100ml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溶液体积:CH3COOH >HCN |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能实现实验目的的是(必要时可加热)
| 选项 |
实验目的 |
甲 |
乙 |
丙 |
| A |
制取并收集NH3 |
浓氨水 |
CaO |
H2O |
| B |
制取并验证C2H2可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 |
饱和食盐水 |
电石 |
KMnO4酸性溶液 |
| C |
制取并验证Cl2没有漂白性 |
浓盐酸 |
MnO2 |
干燥的红布条 |
| D |
制取并验证SO2具有漂白性 |
70%硫酸 |
Na2SO3 |
品红试液 |
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条件。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①区Cu电极上产生气泡,Fe电极附近滴加K3[Fe(CN)6]后出现蓝色,Fe被腐蚀 |
| B.②区Cu电极附近滴加酚酞后变成红色,Fe电极附近滴加K3[Fe(CN)6]出现蓝色,Fe被腐蚀 |
| C.③区Zn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Fe电极附近滴加K3[Fe(CN)6]未出现蓝色,Fe被保护 |
| D.④区Zn电极反应式为2H+ + 2e-===H2↑,Fe电极附近滴加K3[Fe(CN)6]出现蓝色, Fe被腐蚀 |
ClO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杀菌消毒剂,还可用于除去水中的CN –离子,转化为2种无毒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lO2是还原剂 |
| B.1 mol ClO2转移3mol电子 |
| C.CN –离子转化为NO2和CO2 |
|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
25℃时,在浓度均为1 mol/L的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盐酸中:K+、Mg2+、Fe2+、MnO7-、 |
| B.NaOH溶液中:Cu2+、NH4+、SO42-、CO32- |
| C.FeCl3溶液中:Al3+、Na+、SCN-、SO42- |
| D.NaClO溶液中:K+、SO42-、OH-、N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