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每空2分)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将这二种物质混合时可发生如下反应:N2H4+2 H2O2
N2+4H2O,已知0.4 mol液态肼和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汽,放出256.6kJ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已知:H2O(l)
H2O(g);ΔH="+44" kJ/mol。则16 g液态肼和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kJ。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很大的优点是
(4)事实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
成原电池的是 。
A.C(s)+H2O(g)=CO(g)+H2(g) △H>0
B.NaOH(aq)+HC1(aq)=NaC1(aq)+H2O(1) △H<0
C.2H2(g)+O2(g)=2H2O(1) △H<0
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依据所选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其负极反应为
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分液法 B、加热分解 C、结晶法 D、分液法 E、蒸馏法 F、过滤法
(1)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
(2)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
(3)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4)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C)和甲苯(沸点为110.6°C),已知四氯化碳和甲苯互溶
用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通电一会儿,发现湿润的淀粉KI试纸的C端变为蓝色。
(1)E为电源的极(填“正”或“负”);
(2)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室温下,若从电解开始到结束,A、B装置中共
收集到气体0.168 L(标况),若电解过程中无其他副反应发生,经测定电解后A中溶液体积恰为1000mL,求A溶液的pH。
某学生用电解纯净的CuSO4溶液的方法,并根据电极上析出Cu的质量(m g)以及
电极上产生气体的体积(V mL 标准状况)来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所用部分仪器及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中B电极为电解池的极(填“阴”或“阳”);
(2)A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解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4)下列实验操作中必要的是(填写字母);
| A.称量电解前的电极的质量; |
| B.电解后,电极在烘干称量前,必须用蒸馏水冲洗; |
| C.刮下电解后电极上析出的铜,并清洗,称量; |
D.电解后烘干称重的操作中必须按“烘干→称量 →再烘干→再称量”进行; |
(E)在有空气存在的情况下,烘干电极必须用低温烘干的方法。
(5)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用带有m、V的计算式表示)。
为减弱温室效应,除了减少CO2的排放、植树造林、将液态CO2注入深海等措施外,还有一种思路是将CO2转化成其它可燃物质。如工业上已实现CO2和H2反应生成甲醇的转化。已知: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l 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


△H= -49.0 kJ/mol,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
(1)达到平衡的时刻是____________min(填“3”或“10”)。
在前10min内,用CO2表示的反应速率
(CO2)="________"
(2)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2)不变
c.
(CH3OH)=
(H2O) d.c(CH3
OH)=c(H2O)
(3)为了提高H2的转化率,可采取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CO2浓度的措施。
(4)达平衡后,H2的转化率是_____________。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在常温下,下列五种溶液:①0.1mol/L NH4Cl
②0.1mol/L CH3COONH4③0.1mol/L NH4HSO4④0.1mol/L NH3·H2O和 0.1mol/L NH4Cl混合液⑤0.1mol/L NH3·H2O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溶液①呈性(填“酸”、“碱”或“中”),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在上述五种溶液中,pH最小的是;c(NH4+)最小的是﹝填序号﹞
(3)比较溶液②、③中c(NH4+)的大小关系是②③﹝填“>”、“<”或“=”)
(4)在溶液④中NH3·H2O和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0.2 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