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郅都者,杨人也。以郎事孝文帝。孝景时,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尝从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贾姬等乎?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上还,彘亦去。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
济南瞷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于是景帝乃拜都为济南太守。至则族灭瞷氏首恶,余皆股栗。居岁余,郡中不拾遗。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
都为人勇,有气力,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常自称曰:“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
郅都迁为中尉,丞相条侯至贵倨也,而都揖丞相。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
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临江王既为书谢上,因自杀。窦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归家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至为偶人象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匈奴患之。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景帝曰:“都忠臣。”欲释之。窦太后曰:“临江王独非忠臣邪?”于是遂斩郅都。
(选自《史记·酷吏列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 通“猝”,突然。 | B.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审案。 | 
| C.豪猾,二千石莫能制 太守。 | D.临江王独非忠臣邪 难道。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郎事孝文帝 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 
| B.至则族灭瞷氏首恶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 C.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 秦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 
| D.临江王既为书谢上,因自杀 因击沛公于坐 |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贾姬如厕,一头野猪冲进去。孝景帝想要冲进去解救,被郅都拦下。孝景帝看野猪出来了,也就回去了。 | 
| B.郅都虽然是个文弱书生,但执法严酷,不避贵戚,列侯宗室都对他很有看法。 | 
| C.匈奴人对郅都很敬重,听说他做雁门太守,就主动撤兵而走,在郅都死之前都不敢侵扰雁门。 | 
| D.郅都执法不避权贵,最后被以太后为首的当权者处死,临江王之死只是他们向郅都发难的一个导火线而已。 |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窦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归家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
(2)匈奴至为偶人象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
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①,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日:“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②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宁毋先生曰:“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日:“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③必以牛,亦犹牧④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日:“是盖有激者也。”
 (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
 [注释] ①轭(è):牛拉东西时驾在颈上的曲木。②淖(nào):烂泥。③服田:驾牲口耕田。④牧:统治、管理。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 A.子以予颠之倒之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 | 
| B.今子以之代耕子之武城 | 
| C.虽不得田,其害小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 D.是盖有激者也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 
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
 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豕纵大,安能耕耶?
 (2)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
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曰:“好长剑。”子曰:“以子之能,加之学,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①,木受绳则正,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何学之为?”子曰:“括②而羽之,镞③而厉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命。”
 注释:①檠:矫正弓弩的器具。②括:扎,束。③镞:箭头。下列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与其他各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括而羽之 | B.饭疏食饮水 | 
| C.博我以文 | D.不仕无义 | 
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孔子问曰:“何好?”
| A.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 B.贤哉,回也! | 
| C.仲尼岂贤于子乎? | D.舜有天下,选于众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子之能,加之学,岂可及乎?
 (2)木受绳则正,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梁君出猎,见白雁群。梁君下车,彀弓欲射之。道有行者,梁君谓行者止,行者不止,白雁群骇。梁君怒,欲射行者。其御公孙袭下车,抚矢曰:“君止。”梁君忿然作色而怒曰:“袭不与其君而顾与他人,何也?”公孙袭对曰:“昔齐景公之时,天大旱三年,卜之,曰‘必以人祠乃雨’。景公下堂顿首曰:‘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言未卒,而天大雨方千里者,何也?为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袭谓主君言无异于虎狼。”梁君援其手,与上车归。入庙门,呼万岁,曰:“幸哉今日也!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刘向《新序·杂事》)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梁君忿然作色而怒曰:“袭不与其君而顾与他人,何也?”
 (2)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
 (3)幸哉今日也!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就:担任 | 
| 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颠:跌倒 | 
| C.且尔言过矣过:责备 | 
| 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痛恨、讨厌 | 
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虎兕出于柙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 B.龟玉毁于椟中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 
| C.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 
| D.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将请罪于君,君不许 | 
以下几句话,全都体现孔子治国安邦原则的一组是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③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④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⑤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⑥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③⑤⑥ | D.④⑤⑥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秀之,字道宝,东莞莒人,司徒刘穆之从兄子也,世居京口。父仲道,高祖克京城,以补建武参军,与孟昶留守,事定,以为余姚令,卒官。秀之少孤贫,有志操。十许岁时,与诸儿戏于前渚,忽有大蛇来,势甚猛,莫不颠沛惊呼,秀之独不动,众并异焉。东海何承天雅相知器,以女妻之。兄钦之为朱龄石右军参军,随龄石败没,秀之哀戚,不欢宴者十年。景平二年,除驸马都尉。家贫,求为广陵郡丞。仍除抚军江夏王义恭、平北彭城王义康行参军,出为无锡、阳羡、乌程令,并著能名。
 元嘉十六年,迁建康令,除尚书中兵郎,重除建康。性纤密,善纠摘微隐,政甚有声。吏部尚书沈演之每称之于太祖。世祖镇襄阳,以为抚军录事参军、襄阳令。襄阳有六门堰,良田数千顷,堰久决坏,公私废业。世祖遣秀之修复,雍部由是大丰。改领广平太守。二十五年,除督梁、南北秦三州诸军事,梁、南秦二州刺史。时汉川饥俭,境内骚然,秀之善于为政,躬自俭约。先是,汉川悉以绢为货,秀之限令用钱,百姓至今受其利。
 二十七年,大举北伐,遣辅国将军杨文德、梓潼太守刘弘宗受秀之节度,震荡汧、陇。秀之遣建武将军锡千秋二千人向子午谷南口,府司马竺宗之三千人向骆谷南口,威远将军梁寻千人向斜谷南口,败之。氐贼杨高为寇,秀之讨之,斩高兄弟。
 元凶弑逆,秀之闻问,即日起兵,求率众赴襄阳,司空南谯王义宣不许。事宁,迁使持节、督益宁二州诸军事、宁朔将军、益州刺史。折留俸禄二百八十万,付梁州镇库,此外萧然。梁、益二州土境丰富,前后刺史,莫不营聚蓄,多者致万金。所携宾僚,并京邑贫士,出为郡县,皆以苟得自资。秀之为治整肃,以身率下,远近安悦焉。
 八年卒,时年六十八。上甚痛惜之,诏曰:“秀之识局明远,才应通畅,诚著蕃朝,绩宣累岳。往岁逆臣交构,首义万里,及职司端尹,赞戎两宫,嘉谋征誉,实彰朝野。奄至薨逝,震恸于朕心。谥为忠成公。”
 选自《宋书·刘秀之传》有删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海何承天雅相知器雅:向来。 | 
| B.吏部尚书沈演之每称之于太祖每:每次。 | 
| C.前后刺史,莫不营聚蓄营:谋求。 | 
| D.往岁逆臣交构构:勾结。 |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刘秀之的为政才能和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 A.善纠摘微隐,政甚有声出为无锡、阳羡、乌程令,并著能名 | 
| B.秀之为治整肃高祖克京城,以补建武参军 | 
| C.世祖遣秀之修复,雍部由是大丰遣辅国将军杨文德、梓潼太守刘弘宗受秀之节度 | 
| D.秀之善于为政,躬自俭约即日起兵,求率众赴襄阳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秀之有志操,重感情,他哥哥跟随朱龄石作战,战败而亡后,刘秀之非常悲痛,心情多年都不愉悦。 | 
| B.刘秀之去世后,皇上评价他有才有识,有诚有义,称赞他“绩宣累岳”“ 嘉谋征誉,实彰朝野”,因此赐予他谥号“忠成公”。 | 
| C.刘秀之才应通畅,而且为官清廉,能做到率先垂范,在一些人以不法手段敛财时,他却把自己的俸禄二百八十万留给当地官府。 | 
| D.由于吏部尚书沈演之在太祖面前称赞刘秀之才干,于是就任命刘秀之做襄阳令,在职期间,刘秀之修六门堰,挽救良田数千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