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俄国——苏联——俄罗斯联邦,无论昨天、今天、明天,都是中国最大的近邻,当前中俄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堪称世界大国关系中的典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一个农奴的反应: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后拿到了一份。阅读这份珍贵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人们在这里或那里大声读着声明。我不断听到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等词汇。
——摘编自《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1) 材料一反映的改革是什么?发生于哪一年?这次改革有何历史作用?
材料二: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而展开了激烈斗争。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俄国经不起东线持续的战事,结果其国内经济崩溃,工厂倒闭,失业率骤增,军火补给极度困难,士兵极度厌战。
(2)沙俄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请你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材料三:什么是社会主义,列宁的思路较清晰,只不过后来发展又变得僵硬了。——邓小平
(3)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就是什么?(1分)它有怎样的特点?(1分) “后来变得僵硬了”的表现是什么?(1分)
材料一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史。
--------------《世纪之交的回望和断想》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教材,分别指出该材料中说的“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自强”指的
“变法”指的
“革命”指的
(2)根据材料二,一大批进步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列举该运动中两位代表人物的姓名。
(1)下面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每一幅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3分)
(1)图1——《____________条约》图2——《___________条约》图3《____________条约》
(2)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你写出一位19世纪中后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事例。(3分)
(3)上述三个条约的签订,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读 “鸦片战争形势图”,回答问题。
(1)在右图中被迫开放的城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右图中__________被英国强行割占。
分析探究
材料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二:“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材料三:“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请回答:
(1)请分别说出这三则材料的作者。他们共同在20世纪初的中国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2)材料一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3)请 结合三则材料说一说这次运动有哪些内容?
(4)你对这次运动是如何认识的?
材料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们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材料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请回答:
(1)材料一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次事件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是谁在什么事件失败后说的?
(3)“贼”指“谁”?为什么“无力回天”?
(4)材料二的内容表现了作者怎么的决心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