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粒AXn-核外有18个电子,则它的核电荷数为
核内中子数为
(2)有A、B、C三种元素,已知A元素原子的K层和M层电子数相同;B元素原子的L层比K层电子数多5个;C元素的+3价阳离子和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①写出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C的原子核组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甲醇是未来重要的绿色能源之一。以CH4和H2O为原料,通过下列反应来制备甲醇。
Ⅰ.CH4(g)+H2O(g)=CO(g)+3H2(g)ΔH=+206.0 kJ/mol
Ⅱ.CO(g)+2H2(g)=CH3OH(g)ΔH=-129.0 kJ/mol
(1)CH4(g)与H2O(g)反应生成CH3OH(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将1.0 mol CH4和2.0 mol H2O(g)通入容积为100 L的反应室,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Ⅰ,测得在一定的压强下CH4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①假设100 ℃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 min,则用H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②100 ℃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3)在压强为0.1 MPa、温度为300 ℃条件下,将1.0 mol CO与2.0 mol 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Ⅱ生成甲醇,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其他条件不变,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H2)减小 |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
C.CH3OH的物质的量增加 |
D.重新平衡时![]() |
E.平衡常数K增大
(4)工业上利用甲醇制备氢气的常用方法有甲醇蒸气重整法。该法中的一个主要反应为CH3OH(g)CO(g)+2H2(g),此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___。
(5)甲醇对水质会造成一定的污染,有一种电化学法可消除这种污染,其原理是:通电后,将Co2+氧化成Co3+,然后以Co3+做氧化剂把水中的甲醇氧化成CO2而净化。实验室用下图装置模拟上述过程:
①写出阳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除去甲醇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A、B、C、D、E是5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A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是一种温室气体,A与C、B与C组成的化合物是机动车排出的大气污染物,C和D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1∶2的两种化合物,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与B、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M和N。试回答下列问题:
(1)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D2C2中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
(2)工业合成B的气态氢化物BH3是放热反应。下列措施中,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提高原料转化率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实验室里检验BH3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将BH3及时分离出去d.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3)盐M和盐N不能同时存在于水溶液中,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
(4)A的最高价氧化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的正盐溶液呈________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已知:A(s)+C2(g)=AC2(g) ΔH=-393.5 kJ·mol-1
AC(g)+C2(g)=AC2(g) ΔH=-283.0 kJ·mol-1
则A与C反应生成AC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A、B、C、D为周期表1~36号中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A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各能级中电子数相等;C的基态原子2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与A原子相同;D的基态原子的M电子层上有4个未成对电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是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的元素;其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A、B、C、D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由A、B、C形成的离子CAB-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则CAB-中A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B的氢化物的沸点远高于A的氢化物的沸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能与AC分子形成D(AC)5,其原因是AC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D(AC)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 ℃,沸点为103 ℃,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D(AC)5晶体属于________(填晶体类型)。
(5)SiO2的晶胞可作如下推导:先将NaCl晶胞中的所有Cl-去掉,并将Na+全部换成Si原子,再在每两个不共面的“小立方体”中心处各放置一个Si原子便构成了晶体Si的一个晶胞。再在每两个相邻的Si原子(距离最近的两个Si原子)中心连线的中点处增添一个O原子,便构成了SiO2晶胞,故SiO2晶胞中有________个Si原子,________个O原子。
氨气既是一种工业产品,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工业合成氨是在________(填工业设备名称)中完成的,某合成氨工厂一天中通入的N2为20 t,通入的H2为3 t,那么这一天生产的NH3可能为________t。
a.23 b.24.3 c.17 d.6
(2)合成氨的原料气氮气来自大气,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氮气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是________,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合成氨的原料气氢气主要来自煤的气化,气化过程中除得到氢气外,还得到另外一种燃料气,这种燃料气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发明了“侯氏制碱法”。该法制碱是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NH3和CO2,在实际工业生产中,这两种气体的通入顺序是________,“侯氏制碱法”的副产品可作农业生产的化肥,该副产品是________(填化学式)。
高炉炼铁是冶炼铁的主要方法,发生的主要反应为:Fe2O3(s)+3CO(g)2Fe(s)+3CO2(g)
ΔH=a kJ·mol-1。
(1)已知:①Fe2O3(s)+3C(s,石墨)=2Fe(s)+3CO(g)
ΔH1=+489.0 kJ·mol-1;
②C(s,石墨)+CO2(g)=2CO(g) ΔH2=+172.5 kJ·mol-1。则a=________。
(2)冶炼铁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温度升高后,K值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在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4,在2 L恒容密闭容器甲和乙中,分别按下表所示加入物质,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Fe2O3 |
CO |
Fe |
CO2 |
|
甲/mol |
1.0 |
1.0 |
1.0 |
1.0 |
乙/mol |
1.0 |
2.0 |
1.0 |
1.0 |
①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若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时,标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增加Fe2O3的量,可以提高CO的转化率
c.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大于乙的平衡转化率
d.甲、乙容器中,CO的平衡浓度之比为2∶3
(4)采取一定措施可防止钢铁腐蚀。下列装置中的烧杯里均盛有等浓度、等体积的NaCl溶液。
①在a、b、c装置中能保护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②若用d装置保护铁,X极的电极材料应是________(填名称)。
(5)25 ℃时有关物质的溶度积如下:Ksp[Mg(OH)2]=5.61×10-12,Ksp[Fe(OH)3]=2.64×10-39。25 ℃时,向含有Mg2+、Fe3+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且溶液的pH=8时,c(Mg2+)∶c(Fe3+)=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