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 |
2 min后,试管里出现凝胶 |
酸性:盐酸>硅酸 |
B |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 |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
熔点:氧化铝>铝 |
C |
常温下,向浓硫酸中投入铁片 |
铁片不溶解 |
常温下,铁不与浓硫酸反应 |
D |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少量氯水 |
先无明显现象,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
溶液中含有Fe2+,没有Fe3+ |
已知X元素的某种同位素的氯化物XCln为离子化合物,在该化合物中X元素的微粒的核内中子数为m ,核外电子数为y,则该同位素的符号是:
A.![]() |
B.![]() |
C.![]() |
D.![]() |
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把甲、丙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连接时丙为负极;把乙、丁分别浸入稀硫酸中,丁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大;把甲、乙用导线连接浸入稀硫酸中,甲上有气泡冒出;把丙浸入丁的硝酸盐溶液中,丙的表面有丁析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丙>丁 | B.丙>丁>乙>甲 |
C.丙>丁>甲>乙 | D.丁>乙>甲>丙 |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
A.正、逆反应不再进行 | B.反应物的浓度为零 |
C.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 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
设 (此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1; N2(g)+3H2(g)
2NH3(g)(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
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
A.都增大 | B.都减小 | C.v1增大,v2减小 | D.v1减小,v2增大 |
由乙烯推测丙烯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
B.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
C.与HCl加成只生成一种产物 |
D.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