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明朝末年,李贽公开为商人辩护,说商人辛苦勤劳、甘愿承担风险,问“商贾亦何可鄙之有”,他肯定商人的权利欲,并宣扬功利主义,认为每一个人都有私心,而私心是符合道德的。这一思想出现的根源在于

A.因循死板的八股取士 B.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C.传统道德观念受冲击 D.专制腐朽的王朝政治

余英时说:“如果一定要在中国思想流派中找出一家与西方科学精神最相近的,我个人认为只有程、朱一系的理学足以当之。”此说的依据是程朱理学主张

A.格物致知 B.先理后气 C.心即理也 D.理气同源

宗法分封制体现了早期国家形态的一些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形态的演进,宗法分封制逐渐衰落。其衰落的实质是

A.诸侯国力量增强,彼此进行争霸战争
B.血缘政治逐渐被取代
C.周王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D.受封的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便利其势力增长

杨阳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认为,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和“谏议”制度。下列机构设置属于“封驳”和“谏议”制度的机构是

A.隋朝中书省 B.唐朝门下省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某小组正在讨论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结题报告,他们提到“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等关键词。据此判断,他们的研究课题应该是

A.亚非拉国家的联盟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两极格局的瓦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