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位决定时代发展的科学家和他们的成果
材料二
回答:
(1)材料一认为“两位科学家决定时代发展”。他们的发明或发现把人类推进到什么时代?
(2)材料二反映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一:下图取自吴师道《昭君出塞图》。
昭君出塞
材料二:吴师道《昭君出塞图》中题曰:“平城围后几和亲,不断边烽与战尘。一出宁胡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王峻《题明妃出塞图》云:“塞上香风暗度时,琵琶声急马蹄迟,美人一曲安天下,愧煞貔貅百万师。”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西汉初对匈奴采取什么政策?
(2)实行这一政策的历史原因和两汉时的现实原因是什么?
(3)汉初实行这一政策有何积极意义?
(4)请你对上面两首诗的观点作一简要评述。
材料一:汉刺史乘传周行郡国,无适所治。中兴所治有定处。旧常以八月巡行所部,录囚徒,考殿最。初岁尽诣京师奏事。中兴但因计支,不复自诣京师。
———《通典·职官》
材料二:中平五年(188 年)春……黄巾余贼郭大等起于河西白波谷,寇太原、河东。三月,屠各胡功杀并州刺史张懿。太常江夏刘焉见王室多故,建议以为:“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离叛。宜改置牧伯,选清名重臣以居其任。”……朝廷遂从焉议,选列卿、尚书为州牧,各以本秩居任。以焉为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东海刘虞为幽州牧。州任之重,自此而始。
———《资治通鉴》
材料三: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天子自有三河、东郡、颍川、南阳,自江陵以西至巴、蜀,北自云中至陇西,与京师、内史,凡十五郡。公主、列侯颇邑其中,而藩国大者夸(跨)州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正矣。虽然,高祖创业,日不暇给,孝惠享国又浅,高后女主摄位,而海内晏如,亡狂狡之忧,卒折诸吕之难,成太宗之业者,亦赖之于诸侯也。
———《汉书·诸侯王表序》
材料四:(高祖)五年,东克项羽,即皇帝位。八载而天下乃平,始论功而定封;讫十二年,侯者百四十有三人。时大城名都民人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裁什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逮文,景四五世间,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子孙骄逸,忘其先祖之艰难,多陷法禁,殒命亡国。
———《汉书·高惠高后孝文功臣表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简述两汉时期刺史制的发展变化。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东汉末年改州为牧的目的和结果。
(3)根据材料三、四回答:为什么说汉初实行封国制是“矫枉过正”?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1图2
图1是“战国兼并形势图”;图2 是“秦朝疆域图”。根据以上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幅地图分别反映了哪两个时期?
(2)这两个时期的政治特点分别是什么?
(3)概括这两幅图(两个时期)所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1图2
图1是“战国兼并形势图”;图2 是“秦朝疆域图”。
(1)对比春秋大国争霸,从图1可以观察到的政治局势变化是( )
A.“尊王攘夷”B.楚王问鼎
C.三家分晋D.秦修万里长城
(2)对比图1,从图2可以观察到的政治局势变化是()
A.“尊王攘夷”B.三家分晋
C.实行分封制D.实行郡县制
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谐社会”是“社会稳定”的更高阶段。
请完成:
(1)春秋时期,哪位思想家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2)周王室因为哪些做法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3)要建立“和谐社会”,你认为应该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