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隆中对》,完成后面小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自董卓来    (    )    (2)名微众寡  (    )
(3)天子而令诸侯(    )    (4)尽南海    (    )
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①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②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此诚不可与争锋        ②信义著于四海
问题探究: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3分)
(1)                                                                                                                                   
(2)                                                                                                                                   
(3)                                                                 
简答:(3分)
(1)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文中任举一例说明(可用文中原句回答)(1分)
(2)联系实际,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2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朱寿昌,刑部朱侍郎巽之子。其母微,寿昌流落贫家,十余岁方得归,遂失母所在。寿昌哀慕不已。及长,乃解官访母,遍走四方,备历艰难。见者莫不怜之。闻佛书有水忏者,其说谓欲见父母者诵之,当获所愿。寿昌乃昼夜诵持,仍剌血书忏,摹版印施于人,唯愿见母。历年甚多,忽一日至河中府,遂得其母。相持恸绝,感动行路。乃迎以归,事母至孝。复出从仕,今为司农少卿。士人为之传者数人,丞相荆公而下,皆有《朱孝子诗》数百篇。——《梦溪笔谈》
注:①微:地位很低; ②慕:有思念的意思;③闻佛书有水忏者:听说佛经里有被称为“水忏”的(方法);④摹版:制成版;⑤司农少卿、丞相荆公:官名
解释下列划线字
得归 ()② 长()
得其母()④ 仍剌血忏()
翻译下面句子
乃迎以归,事母至孝。
朱寿昌十分思念、孝顺母亲,请你概括他思念孝顺母亲做的两件事情。

课内文言文阅读
给下列划线字解释
拟作群鹤舞空()② 多趣味()
以金钗()④为两段 ()
翻译下列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字词之义。
①造饮尽,在必醉()()
置酒招之()
③曾不吝情去留()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②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文章刻画的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题目。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劝权听之。从讨羽。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权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
大驾东迁,使仪辅太子。后从太子还建业。典校郎吕壹诬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畏吕壹,皆言闻之。仪独云无闻,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据实答问。
是仪不治产业,不受施惠。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室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
是仪时时选贤举能,未尝言人之短。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
(选自《三国志·是仪胡综传第十七》,有删改。)
【注释】①承摄:继承掌管。②优文:意思是专门下文,给是仪优厚的待遇。③黄武:年号。④皖:地名。下文“建业”也是地名。
对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定荆州,都武昌既:既然 B.后太子还建业从:跟从,跟随
C.未有过尝:曾经 D.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左右:身边的人,近臣

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休到,大破之

A.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D.彼竭我盈,故克之

下面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仪被派遣到皖县见将军刘邵,准备引曹休出战。
B.当众官因害怕吕壹而诬蔑刁嘉诽谤国政时,是仪不畏权势,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
C.是仪置办家产私业,拥有一栋大宅,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惠赐。
D.是仪一片赤子忠心,勤政为国数十年,不曾有过失。

请把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是仪时时选贤举能,未尝言人之短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题目。
(甲)①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②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选自《出师表》)
(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选自《吕氏春秋》)
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
(2)此贞良死节之臣。悉: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甲)(乙)两文都说到“用人”的问题,但两文各有不同。(甲)文是诸葛亮出师前给后主刘禅所提出的中肯建议,其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祁黄羊举荐贤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文段(甲)中第③段,插入一段对先帝的追忆,用意是什么?
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