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唐)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令人长忆谢玄晖”一句中,“长忆”与上文 一词相呼应,抒发了诗人 的感慨。
从炼字的角度来说,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 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 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 此地两三家。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 ②轩:长廊。楹:柱子。 ③赊:远。这是一首描写歌咏自然景物的诗歌,作者通过这些美丽景物写出草堂什么样的环境?表现了诗人何种心情?
中间两联是写景的典范,请具体分析其艺术手法。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渔 暮
熊召政
这暮色,又被觅草的孤鹭剪乱
慵困的舞翅抹暗了放倒的青山
借与晚风作韵的莲花
一支支,斜斜地簪出水面
朦胧,亦如湖空冰盘的妖美啊
清香与暮色揉成的江南
小舟从江浦中荡出了
桨影铺成的长廊,绿荷正自盈栏
栏外,视线停落的地方
曲曲屏山已不见浮动
船底下,游鱼戏逐的浮萍
却在将波浪的方向交换诗人是通过哪些意象来描绘春天的暮色和渔猎的场面的?
分析“剪”和“抹”字使用的好处,说说这首诗是如何吸收中国古典诗歌的营养的。
这首诗反映了什么主题?为了吟咏这个主题,作者主要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相信未来
食 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前两节诗选取的意象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三节诗,每节都以“相信未来”结尾,而且用冒号反复突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长安夜雨
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
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第三联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的“忧”包含了哪些内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画菊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宋末诗人、画家。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宋亡后,隐居苏州。这首诗写了菊花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
这首诗采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