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 实 |
结论 |
A. |
大抵徽俗,人十三(十分之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 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
微商重视买田置地,扩大 再生产 |
B. |
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指人伦物理)矣……非衣饭之 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
作者强调天理与人欲是对 立关系 |
C. |
明朝中期,景德镇陶瓷业有官窑58座,民窑二三百座, 一部分宫廷所用瓷器的烧制由民窑完成 |
民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 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
D. |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和日本生产的白银合 计38000吨;最终流人中国的白银7000或10000吨。 |
中国商品拥有广阔的海外 市场 |
《大明律》主要体现了()
A.人民的意志 | B.经济发展的需要 |
C.君主的专制意志 | D.法制建设的要求 |
今天天津金钟河上有座桥叫锦衣卫桥,这座桥几经拆修,从桥名来看,其历史与哪朝联系最密切…()
A.宋 | B.元 |
C.明 | D.清 |
明初废行省,设三司,其直接影响是()
A.地方割据势力有发展的趋势 |
B.封建制度衰落 |
C.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
D.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
我国古代第一个由南方统一北方的全国性封建政权是()
A.隋 | B.唐 | C.元 | D.明 |
恩格斯曾在甲午中日战争进行时预言:“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她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但却是逐渐地革命化。”其中“革命化”是指( )
A.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B.将发生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 |
C.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 |
D.列强加强资本输出,将中国经济纳入资本主义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