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菜葫芦果实苦味(苦味株)与非苦味(正常株)是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B、b与D、d)控制的。只有当显性基因B与D同时存在时才表现为苦味果实。现将纯种正常株甲和纯种正常株乙进行杂交,F1全为苦味株。请分析回答:
(1)F1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2)F1自交后获得的F2中苦味株与正常株的比例为______,F2的苦味株中与F1基因型不同的个体占______,F2的正常株中与甲或乙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共占_________。
(3)将一F1植株进行测交,则测交后代的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中甲表示菜葫芦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量的变化,乙表示其不同时期细胞核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①图甲中②处细胞处于       期,曲线③→④变化的原因是            。甲图中在显微镜下能看到一个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的时期有     (用序号表示)。
②图乙中,菜葫芦植株中符合Ⅱ所示数量关系的细胞名称是      ,在Ⅲ处绘出甲图④对应的细胞中三者的数量关系。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几丁质是许多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几丁质酶可催化几丁质水解。通过基因工程将几丁质酶基因转入植物体内,可增强其抗真菌病的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进行基因工程操作时,若要从植物体中提取几丁质酶的mRNA,常选用嫩叶而不选用老叶作为实验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取RNA时,提取液中需添加RNA酶抑制剂,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mRNA为材料可以获得cDNA,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需要通过质粒载体而不能直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4)当几丁质酶基因和质粒载体连接时,DNA连接酶催化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几丁质酶基因已经整合到植物的基因组中)抗真菌病的能力没有提高,根据中心法则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现有一对非血友病的夫妇生出了两个非双胞胎女儿。大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生出了一个患血友病的男孩。小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已怀孕。回答下列问题:

(1)用" "表示尚未出生的孩子,请画出该家系的系谱图,以表示该家系成员血友病的患病情况。

(2)小女儿生出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假如这两个女儿基因型相同,小女儿生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女孩的概率为______。

(3)已知一个群体中,血友病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且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频率相等。假设男性群体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为1%,则该男性群体中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为________;在女性群体中携带者的比例为______。

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_型。

(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

(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地。天敌和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

(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_________。

回答下列与细菌培养相关的问题。

(1)在细菌培养时,培养基中能同时提供碳源、氮源的成分是________(填"蛋白胨""葡萄糖"或"NaNO 3")。通常,制备培养基时要根据所培养细菌的不同来调节培养基的pH,其原因是________。硝化细菌在没有碳源的培养基上________(填"能够"或"不能")生长,原因是________。

(2)用平板培养细菌时一般需要将平板________(填"倒置"或"正置")。

(3)单个细菌在平板上会形成菌落,研究人员通常可根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来初步区分不同种的微生物,原因是________。

(4)有些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需要经过________处理,这种处理可以杀死丢弃物中所有的微生物。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微型繁殖是植物繁殖的一种途径。与常规的种子繁殖方法相比,这种微型繁殖技术的特点有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把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成胚状体,再通过人工种皮(人工薄膜)包装得到人工种子(如图所示),这种人工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可萌发生长。人工种皮具备透气性的作用是________。人工胚乳能够为胚状体生长提供所需的物质,因此应含有植物激素、________和________等几类物质。

(3)用脱毒苗进行繁殖,可以减少作物感染病毒。为了获得脱毒苗,可以选取植物的________进行组织培养。

(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与基因工程技术相结合获得转基因植株。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培养成一个完整植株的基本程序是________(用流程图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