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巴黎和会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的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就要亡国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出行到各国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主持公道,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在此一举!”
材料二   90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第一枪,”“星火燎原”“力挽狂澜”……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1)材料一中展现的是哪次历史事件?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该事件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具有什么划时代的意义?
(2)材料二中的“90年前”指的是哪一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第一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是什么? “星火燎原”中第一簇星星之火指的是什么?由谁建立的?它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4)材料三中的“力挽狂澜”是指遵义会议的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这次会议有什么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欧盟的成立 红军长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了若干协议。这样,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确立。它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但苏联解体后,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和美国抗衡了……。请回答: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一关系的确立源于二战中哪一文件的签署?
(2)根据材料回答:哪一事件为二战后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一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3)苏联解体后,世界形成了怎样的格局?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指出影响大国间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

美国是世界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它的崛起和强大给我们无尽的思考,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独立与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
——《图说天下》
(1)材料一所述的“美利坚与母邦兵戎相见”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母邦”是指哪个国家?
材料二:“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奴隶面前……《解放宣言》的签署预示着备受煎熬的漫漫长夜结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黎明到来了。”
——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的演说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伟大的美国人”为美国的崛起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材料三:“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新的应用。”
——罗斯福
(3)罗斯福是如何纠正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的?他采取的改革有何显著特征?
材料四: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他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保持着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世界近现代史》
(4)材料四中“状态”开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材料一: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惨遭外国列强欺侮,山河破碎、主权沦丧、百姓蒙难的血泪史,其中,日本是侵略我国的主要国家,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材料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材料三:日本最新通过的教科书有这样一段话:“战争难以分清善恶,它不是用哪一方正义、哪一方不正义可以说明的。”还说南京大屠杀“因为是在战争期间,即使发生某种屠杀,也非‘大屠杀’一类的行动”
(1)近代以来最先造成中华民族山河破碎、主权沦丧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钓鱼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近代史上造成钓鱼岛主权沦丧的是哪一条约?
(3)20世纪30年代,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什么?此事件中,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试举一例。
(4)材料三反映了今天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对当年日本侵华战争持什么态度?用中华民族遭受的深重灾难来驳斥他们的谬论。(举一例)
(5)2015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请为“如何办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相关活动”提一条合理建议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一: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上述材料中的“这种制度”指什么?最早创立于哪个朝代?完善这种制度的关键人物依次有哪些?
(2)唐朝时,读书人要想做高官,必须参加哪一最重要的科目考试?
材料二:货币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

(3)图一样式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哪个朝代?
(4)图二所示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说出它的名称和出现的时期。

阅读材料: (7分)
材料一:1997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已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自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活生生的社会形态在世界上出现以来,这一过程就开始了。”
材料二:2013年,习近平在俄罗斯发表演说:“这个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的潮流。……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物,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的形成。我们主张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 “全球化进程很早就开始了”,这一过程最早开始于哪一事件?全球化在当今最重要的表现是什么?
(2)“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20世纪30—40年代,世界面临的最大的全球性挑战是什么?最终各国又是如何合作应对的?
(3)当今世界,合作共赢的例子不胜枚举。联合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它的成立与哪次会议有关?为振兴经济并降低战争的可能性,20世纪60年代欧洲各国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4)你认为国家间的相互合作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