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片段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进,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1) 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2) 读句子,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吞天沃日: 。
(3) 这段文字从 、 、 、 四方面描写浙江潮。
(4) 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在文中画出。
(5) 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你对浙江潮的印象是: 。
好段子,细品味。
三百六十五片叶子,叶叶青翠,
请你把第一片珍贵的叶子捧在手上;
三百六十五里路,路正漫长,
请你用诚实的脚步把它丈量。
勇敢地去吧,亲爱的朋友们,
崭新的世界就在我们的前方!
(1)“三百六十五片叶子”指, “第一片珍贵的叶子”指,
说它珍贵是因为。
(2)“三百六十五里路”指,“丈量”指。
(3)“崭新的世界”指。
好段子,细思量。
老人留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下,一双棕褐色的眼晴深陷在眼窝里。他一边低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说完,不等女孩回答,老人又低头向前走去。
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小女孩这么想。
(1)填空。
一撮()一双( )一头()
()( )()
(2)哪些词语写出了“老人”的衣冠不整、不拘小节?
(3)模仿“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写一句话,用上带线的词语。
(4)为什么小女孩认为老人是从她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呢?
好段子,细品味。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就开一朵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 了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连大阳也不知道!
(1)“花睡醒了”、“虫子在说话”这是采用了 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2)“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①哪些动、植物“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②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是
(3)羡慕它们吧?说说你心中的自由。你愿意
课堂内的知识你消化了吗?
蜂 巢
教室,像一只蜂巢。
排列的桌椅,是一格一格的蜂房,井然有序。上课铃一响,你一格,我一格,大家坐好,在老师的引领下汲取,在各科的书籍里寻觅。时而循着历史的长河飞向遥远的古代,时而飞翔在当今的科学天地;时而书声琅琅,时而书写沙沙。在知识的大海里采撷、探索、积累,像金色的小蜜蜂在花海里采集花粉,嗡嗡嘤嘤地飞鸣、渴求。在各自的蜂房里忙碌地储积着蜜。
啊! 一只甜蜜的蜂巢。
(1)这里的蜜蜂指的是(),蜂房指(),蜂巢指(),花海指( ),花粉指(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井然有序:
采撷:
(3)“时而循着历史的长河飞向遥远的古代,时而飞翔在当今的科学天地;时而书声琅琅,时而书写沙沙。”请照样子,也写一句话,用上带线的词。
(4)这段话写出了
阅读链接。
阿里山
阿里山位于台湾省嘉义市东北,是阿里山脉中心群峰的总称,是驰名中外的风景区。阿里山古木参天,是台湾著名的天然林区,有台湾“森林宝库”之称。
森林、云海、樱花是阿里山的三大奇观。每年春暖花开时,山上遍布洁白或粉红的樱花,就像天上的彩云落在了山中,景色瑰丽无比。
风景区中以塔山云海和祝山观日出最为有名。登上阿里山的最高峰——大塔山,可见远处峰峦起伏,若隐若现;脚下云雾飘荡,耳边松涛阵阵,令人流连忘返。每当朝阳升起,苍茫的云海更是气象万千,可与黄山云海媲美。阿里山上的祝山顶上,有座观日楼,是观看日出的最佳处。每天清晨,太阳从晨曦中慢慢地升起,天空亦随着太阳的变化而变化,时而墨蓝,时而淡青,时而灰白,时而殷红。太阳升起时始为椭圆形,沉下后再跃起,则为圆形,此时光芒四射,蔚为壮观。
台湾同胞赞美阿里山的美景说:“不上阿里山,不知台湾的美丽,不知台湾的宝藏。”
(1)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媲美(bǐpì)宝藏(zàng cáng)
海参(cān shēn)参天大树(cān shēn)
(2)品读句子。
每天清晨,太阳从晨曦中慢慢地升起,天空亦随着太阳的变化而变化,时而墨蓝,时而淡青,时而灰白,时而殷红。
①从带线的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请你用带线的词语写一段话。
(3)文章具体写了阿里山( )、( )、( )的美丽景色。 最后一段写了:台湾同胞赞美阿里山的美景说:“不上阿里山,不知台湾的美丽,不知台湾的宝藏。”从这句话中让我们明白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