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对改革开放作了精辟的论述。2014年2月7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专访时强调,中国要实现更大发展,从根本上还要靠改革开放。经过长期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
(1)“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是指什么道路? 为什么要坚持走这条道路?
材料二: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伟大目标需要坚忍不拔的努力。
(2)“中国精神”指的是一种怎样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有哪些具体体现?
材料三:李总理指出:要着力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在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宏观调控抉择两难的情况下,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根本之策,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3)为什么要“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根本之策”?
孙某早年丧偶,有一子一女和年迈的老母亲。儿子孙晓明在外地工作,女儿孙晓红住在单位公房里。孙某有3间私房,5万元存款,一辆小汽车。孙某死后,他的著作出版了,有1万元的稿费。孙某的老母亲、孙晓明与孙晓红因遗产继承发生了纠纷。孙某的弟弟孙清也提出了继承的要求。
如果你是法官,你会如何分配孙某的遗产?请分析原因。
党的十八大代表何桂琴出生在宁夏固原市三营镇一个偏远山村,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宽裕,母亲经常拉着成绩优异的她去亲戚家借学费,“知识改变命运”从小就在她心里扎下了根。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的命运因为知识而得到了改变,所以我选择做一名人民教师,用知识去改变更多山里孩子的命运。”
每当有学生哭着说要退学的时候,何桂琴就很心疼。她苦口婆心地劝说孩子和家长,一次次用自己的工资解学生的燃眉之急。
(1)何桂琴一次次资助贫困学生,是为了维护这些学生的哪项权利?
(2)说说你对“知识改变命运”的理解。
情景一 初中生丁丁辍学了,第一次班主任前去家访,家长以各种理由搪塞和敷衍,终未能动员丁丁返校。第二次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又到其家中动员,家长有点不耐烦,“你们又来干什么?我们孩子上不上学关你们什么事?”砰,门关上了……
情景二 经过学校和老师等多方面的努力,丁丁终于回到学校读书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丁丁迷上了网络游戏,无心读书,上课时经常打瞌睡,作业基本不做,老师批评他,他就顶嘴说:“读书好坏是我的事,你管不着。我没有辍学已经算是尽到受教育的义务了。”
(1)假如你是丁丁的老师,你会怎样劝说丁丁的家长让其重返校园?
(2)丁丁的表现有哪些是不对的?
(3)假如你是丁丁,你应该怎样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中的父母和私人老板的做法是否侵权?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2)如果是自己自愿中途辍学,是否合法?
(3)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时应该怎样做?
进入2013年以来,食品安全恶性事件又开始频频出现。某市八年级学生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展开了社会调查,经过调查分析,他们发现,如今的百姓是“谈食色变”。
请你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举出至少三个令百姓“谈食色变”的食品安全恶性事件。
(2)这些食品安全恶性事件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至少写出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