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到一国的综合国力。目前,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27%,相当于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提高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迫在眉睫。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材料中“公众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到一国的综合国力”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作简要评析。
(2)针对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现状,从文化传播的角度,你认为应如何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并对如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提出方法论建议。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请根据下列表中所列的信息,依次按要求完成表格。
我国存进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
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 |
①2014年继续深入开展全国阅读活动。 |
|
②加强对国家重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
③提升文化产业创意创业水平,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
|
④密集出台了涵盖产业融合、文化金融、财税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文化产业相关政策。 |
|
⑤加快文化走出去,发展文化贸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与国际市场接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建立现代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在发展对外关系的过程中,我国屡屡遇到各种障碍,有对我国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质疑声音,有基于贸易保护主义的恶意抵制,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带的摩擦与冲突,也有基于中国威胁论的无端抵毁……但是,重重障碍不能阻挡我们对外开放的步伐。
结合材料,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应对上述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经反复论证、修改、完善,国务院于去年9月正式出台了万众瞩目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遵循教育规律,确保公平公正,提高选拔水平。
结合材料,分析《实施意见》的出台所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2月28日,从央视辞职的记者柴静,通过互联网推出了其公益之作《穹顶之下》,聚焦大众熟悉又陌生的雾霾问题,成为2015年首个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现象级视频。有关专家称,污染物排放量大,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是造成严重雾霾的根本原因。今年1月1 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新环保法将对环境违法行为作出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损害赔偿、行政拘留等规定,同时也将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环境保护监管职责作出严格规定。治理雾霾,公众期待政府更有作为。
材料二:2014年,环保部发布了《“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 呼吁全社会每个人自觉行动,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改善空气质量。比如尽量乘公交出行,或步行、骑自行车;优先购买绿色产品,循环利用物品,参与垃圾分类;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养成节电习惯;发现污染大气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拨打12369热线电话进行举报等。同时,公众应自觉助力,积极建言献策,参与公共治理。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治理大气环境污染?
(2)结合材料二,说明公民在治理雾霾方面是如何作为的?
截止2015年4月1日,有31个国家已成为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简称亚投行)正式意向创始成员国。亚投行的“朋友圈”覆盖了五大洲。美国的欧洲盟友也纷纷加入,在主要经济体中只有美国和日本还榜上无名。亚投行迅速扩容之势证明
①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
②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发生逆转
③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初步形成
④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