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商分利”指的是凡官营和专卖中感到棘手的经营环节或经营单位,一律承包给商贾,分部分专卖利润给商人。……政府财政收入成倍增长,而开支却大为减少……很多商人,特别是唐宋以来有禁榷商品转卖凭证的盐商、茶商等,在与官府合作、为国家服务中发家致富,地位尊崇。这表明( )
| A.政府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
| B.盐铁官营弊端重重,民间商业经营效率高 |
| C.政府财政困难促使政府官商分利 |
| D.官商分利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
英国人赫德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期间(1863—1908),依照英国模式运作的海关高效廉洁,关税收入累翻。同文馆、洋务派军工厂等资需均系关税。恭亲王奕訢对赫德说:“中国官员均不可信,幸海关有诚实之外国人”。上述史料信息说明( )
| A.清政府外交政策委曲求全导致丧权辱国 |
| B.英国侵华严重阻碍中国民族经济发展 |
| C.西方经济进入注重资本输出的垄断阶段 |
| D.西方近代海关制度引入中国有一定进步意义 |
明政府最初规定日本进贡刀的数量不能超3000把,但日本进贡数量持续增加到9900多把,最多一次达到37000多把。原因就在利润丰厚:明朝给每把日本刀的出价是日本本土售价的5到7倍。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明朝实行朝贡贸易体制 | B.明朝官营手工业衰落 |
| C.科举出身官员不懂经济 | D.日本刀做工极其精良 |
“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上述西汉时期厚葬风气尤甚的重要原因是( )
| A.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 |
| B.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 |
| C.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兼并恶果 |
| D.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 |
观察地图,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和地理常识,分析下列各项表述符合历史事实的 ( )
| A.汉武帝在②接受通判的密报 |
| B.唐朝时在①市坊制度已打破 |
| C.清朝雍正帝在③设立军机处 |
| D.④在《南京条约》中被开放 |
通常意义上,“帝国”一般包含三个基本标准:其一,统一辽阔的国土;其二,专制统治;其三,强大的军事扩张。按照上述理论,中国古代出现的第一个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表现得极为鲜明的帝国是( )
| A.秦朝 | B.汉朝 |
| C.唐朝 | D.元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