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5分)发展储氢技术是氢氧燃料电池推广应用的关键。研究表明液氨是一种良好的储氢物质,其储氢容量可达17.6%(质量分数)。液氨气化后分解产生的氢气可作为燃料供给氢氧燃料电池。氨气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NH3(g) N2 (g) + 3H2(g)     ΔH =" 92.4" 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自发分解的反应条件是     
(2)已知:2H2 (g) + O2 (g) = 2H2O(g)     ΔH = -483.6 kJ·mol-1
NH3(l)  NH3 (g)    ΔH =" 23.4" kJ·mol-1
则,反应4NH3(l) + 3O2 (g) ="=" 2N2 (g) + 6H2O(g) 的ΔH =        
(3)研究表明金属催化剂可加速氨气的分解。图1为某温度下等质量的不同金属分别催化等浓度氨气分解生成氢气的初始速率。

①不同催化剂存在下,氨气分解反应的活化能最大的是     (填写催化剂的化学式)。
②恒温(T1)恒容时,用Ni催化分解初始浓度为c0的氨气,并实时监测分解过程中氨气的浓度。计算后得氨气的转化率α(NH3)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曲线(见图2)。请在图2中画出:在温度为T1,Ru催化分解初始浓度为c0的氨气过程中α(NH3) 随t变化的总趋势曲线(标注Ru-T1)。
③如果将反应温度提高到T2,请在图2中再添加一条Ru催化分解初始浓度为c0的氨气过程中α(NH3)~t的总趋势曲线(标注Ru-T2)
④假设Ru催化下温度为T1时氨气分解的平衡转化率为40%,则该温度下此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c0的关系式是:K =         
(4)用Pt电极对液氨进行电解也可产生H2和N2。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已知:液氨中2NH3(l)  NH2 + NH4)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写出A、B、C三种元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族。
(3)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C的单质与H2反应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元素A、C及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

现有甲、乙、丙、丁四种短周期元素,甲元素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K电子层上电子数的一半,乙元素的单质在室温下,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丙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是黄绿色气体;丁元素的二价阴离子与丙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1)写出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符号。
甲_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丁__________。
(2)甲元素和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将过量的丙元素的单质通入FeBr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写物质名称)。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IA
ⅡA

ⅢA
ⅣA
VA
ⅥA
ⅦA
0
1
a

b
2




c
d
e
f
g
3
h

i
j


k
l
4
m





n


(1)h元素与k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f元素与n元素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
(4)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稀有气体除外)________________;
(5)推测Si、N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__大于_________(填化学式)。
(6)表中标字母的元素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写出该两性氢氧化物与h的氢氧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c2a4与n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c5a12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

温度/℃
10
20
30
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pH
8.3
8.4
8.5
8.8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的pH升高的原因是HCO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认为,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________NaHCO3(填“大于”或“小于”)。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
(1)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若产生沉淀,则________(填“甲”或“乙”)判断正确。试剂X是________(填选项)。

A.Ba(OH)2溶液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

(2)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________8.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则________(填“甲”或“乙”)判断正确。
(3)查阅资料发现NaHCO3的分解温度为150℃,丙断言________(填“甲”或“乙”)判断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分)X、Y、Z、W为常见含有相同电子数的离子或分子,其中X微粒含有5个原子核,这些微粒与一氧化氮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图中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Z →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液态 Z的电离与水的电离相似,电离生成电子数相同的两种微粒,写出液态Z的电离方程式
(2)实验室中检验Z的化学试剂及现象是:


化学试剂
现象
方法一


方法二


(3)由构成X、Y的三种元素所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且三种元素原子数之比为2︰4︰3,该离子化合物是(填写化学式),其0.1 mol/L的该溶液显酸性,则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一定条件下,Z与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反应均可生成两种很稳定的产物。若有二氧化氮与Z的混合气体20 mL在该条件下反应,实际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比Z少2 mL,则原混合气两者的体积比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