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关于茶文化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中国茶》
①中国茶种类繁多,花色品种齐全,品质风格独特。其中,名优茶品种就有600多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与之相提并论。
②中国茶有红、绿、青、黄、白、黑六大类2000多种,外形千姿百态,香气各具特点,滋味风格迥异。不管差别多大,选择茶叶的方法是相同的,都离不开观外形、评内质。条索紧、嫩度好、锋苗多、色泽润、香气高、滋味醇、汤色清是好茶;反之,条索松、嫩度差、锋苗少、色泽涩、香气淡、滋味杂、汤色浊,是劣茶。
③有了好茶,还要有好的水质、好的器具和合适的冲泡方法,才能沏出色香味俱全并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茶。泡茶用水一般宜用软水,烧水宜用硬质木炭或电,忌用有烟气及异杂味的燃料。冲茶水温要适当,高档茶水温控制在85℃左右,中、低档茶可用93℃—100℃水冲泡。冲泡时间与水温有关,85℃水温以4分钟为佳,沸水冲泡只需2分钟。据试验,93'C、3分钟可作为冲泡的最佳温度和时间来掌握。为便于观赏,细嫩茶特别是毫尖茶宜用玻璃杯沏茶;其它茶应首选紫砂茶具,次选白瓷茶具,最次是保温杯.塑料杯、热水瓶等。冲泡时先冲入茶具容量的三分之一,然后迅速滤去,以清除杂质污物,接着便可将茶具冲满,并用杯盖或壶盖将面上的泡沫刮去,冲沏即告完成。
④中国茶艺博大精深,内涵极为丰富,茶艺的最高境界是人与景、物的形神结合。饮茶是要在“品”字上下功夫,要以文化素养和灵感培养为基础。对于善饮茶者,只要呷上一口便会顿觉满口清香、香冲脑门,并会产生肺腑空灵的感觉;再呷一口便觉疲惫全消、神清气爽;再慢啜细品,胸中似有一股太和之气冉冉升起,继而如风生两腋而飘然欲仙,心中的块垒愁楚便会一并消失。
⑤中国是茶的故国。优越的生态条件,使之富含近5 0 0种营养保健成分,应该成为人类最佳的纯天然营养保健饮品:让我们在继承优秀茶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为饮茶的进一步普及和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而共同作出努力吧!
材料二:饮茶的发源时间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 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 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材料三:唐·元稹 一字至七字茶诗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解读赏析:这首诗饶有趣味,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享受着神仙般快乐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痴绝翁》)。茶还可以洗尽古人今人之不倦,这是茶的神奇妙用。
下面这句话是从材料一中抽取的,请你还原到文中去并说明理由。
饮茶是很讲究环境氛围的。若在茂林修竹、空谷幽兰的环境中,邀上三五知己,品茗、赏景、赋诗,便会进入一种乐而忘归的境界。以茶醒脑助兴,以茶消忧解困,以茶联络感情,饮茶成为我们中国人生活的一失乐趣。
“应放在 段后,因为                                                    
请分析材料一中第3自然段划线句中加点内容的各自作用。
阅读材料二和三,说说你的探究发现。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二)父亲
①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篼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喝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着说:“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一点。”
②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开门一看,见儿子正大吵大闹:“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③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好的腔调对父亲交待:“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帕子,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下关了门。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
④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⑤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
⑥父亲说:“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⑦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待,又揣了回去。
⑧父亲执意要走。怎么留也不行,我决定叫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⑨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门,他的手在门头东摸西摸,一脸尴尬。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侍候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刹时百感交集。
⑩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腰开过车门。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但我们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忘为子孙分担忧愁。但我们呢?给了他那么多不敬,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来说,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一样的父亲的乞谅和深情致敬!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父亲的性格特点,并举例说明。
. 请赏析文中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
. 将“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中的“贴身”两个字删去,与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
. 第⑦段中写“父亲笑了一笑”,联系上下文说明其具体含义。
. 第⑩段运用的表达方式是,其作用是

(一)木棉花开
①坐在办公桌前,不经意地向窗外望去,眼前的情景顿时令我惊呆了——窗外的枝丫上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
②搬到政府大楼上班已经半年多了,原以为每日与我隔窗相望的是一棵枯老的树:虽然挺拔,却仅有一般粗细的躯干;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对此,我觉得有些沮丧。院子里还有许多常青植物,虽然欣欣向荣,却总觉得没有些许的变化,似乎有些呆板。看着灰白色的枝干笔直地冲向云霄,我在认知里仔细搜寻:我曾把他当作是作家矛盾笔下的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哪怕只有碗口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我也曾把它当作是鲁迅《秋夜》里的枣树——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它虽光秃秃的一叶不挂,但骨子里却透着精气。然而,冬去春来,这毫不起眼的枯树,竟喷出了“火焰”,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这突如其来的绽放,似那腾空而起的火树银花定格在咫尺之间,好美!
③这毫不起眼的枯树就是木棉树,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认识了它,春天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阴;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早春二、三月,木棉萧瑟的枯枝上先是绽放了满树的火红,接着新芽才萌发。木棉树花落后长出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荚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朵朵棉絮漂浮空中,如六月下雪一般,有一番特别的情趣。
④木棉树因其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明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有记载最早的“英雄花”见于清人陈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⑤正当我陷入沉思,“啪”的一声,一朵碗大的木棉花猛然跌落,掷地有声、干脆利落。拾起木棉花,我突然觉得有些惋惜,那还是开得正盛的花朵,娇艳欲滴的花瓣里饱含着充足的水分,通体透红的花朵完好无损。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是安静的默默无闻地积蓄着力量,而后这一树的灿烂,迸发了参天的无限的辉煌。一年的精华沉淀,一年的淡定从容,直到此时此刻,满树的红花见证了它的存在,满堂的喝彩彰显了它的内力。
⑥我手捧落花,泪流满面——木棉花落在了树下的草坪上,还是很美。花开花落之间,你已向世人展现了最美的乐章,用心用情精心谱写。这,就已足够了!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穷其一生,就是为了成就一项人生事业名垂青史;“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保家卫国的士兵们,在平时同样是普普通通的匹夫,而在某一场战役中,因着心中爱祖国爱人民的无限赤子情怀,他们将毕生追求化作祖国锦绣河山。其实各行各业的人们也一样,他们同样用自己平凡的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⑦而你——火红的木棉花,一年一次在天地灰蒙蒙的四月展现自己,你的高冠艳花将一切漠视甚至耻笑你的狂徒温柔的扫荡。何须追求永世的绚烂呢?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生活给予每一个生命的尊重都是一样的,所得所失何苦斤斤计较。不追求个性张扬,却愿如你默默无闻,始终透着那般无视权贵又不谐蜂蝶的傲然正气,最后给人一种惊喜,生命也同样精彩。(选自《闽南日报》2008年4 月,有删节)
.阅读第①段,你觉得“我”为什么会“惊呆”?(请用原文回答)
.请根据第②—④段内容,概括出木棉花的特点。
.阅读⑥—⑦段,你觉得木棉花有哪些高贵的品质和精神?
.文章如行文流水,语言优美。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加以赏析。

(二)天使
①小时候,我是一个捣蛋、不爱学习又极爱报复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父母和老师、兄弟和同学都极其厌恶我,然而,在心里我渴望着大家的关爱,就像人们渴望上帝的福泽一样。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常常默默祈祷:上帝啊!给我善良、给我宽厚、给我聪明吧,我也想如卡尔列一样成为同学们的榜样。可是,上帝正患耳疾,我的祈祷没有一句应验。我依然是个令人生厌的坏孩子,甚至因为我,没有老师愿意带我们这个班。
②三年级的第一学期,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她就是年轻的玛利娅小姐。玛利娅小姐刚一站到讲台上,整个班里都沸腾了,她太漂亮啦!我带头吹口哨、飞吻、望空中扔书本,好多男生跟我学,我们的吵闹声几乎要把房顶掀开。
③玛利娅小姐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大声叫囔:“安静!安静!”她始终面带微笑地望着我们。奇怪,这样我反而感到无聊,于是我一个手势,大家立即停止了胡闹。玛利娅小姐开始自我介绍,当她转身想把自己的名字写到黑板上时,才发现讲桌上没有粉笔,我注意到她的眉头皱了一下,很快又舒展了。心想,糟了,她肯定识破了我们的把戏。但是,玛利娅小姐却转过身来问:“谁愿意替老师去拿盒粉笔?”刚刚平静下来的沸腾又开始了,怪声怪气的笑声再次淹没了整个教室,好多男生争着去干这件事。
④玛利娅小姐请大家不要争,她会挑一个最合适的人选。玛利娅走下讲台,仔细查看了每一个人,最后她说:“基恩,你去吧。”我说:“为什么是我?”“因为我看得出你热情、机灵又具有号召力,我相信你会把事情做得很好。”
⑤我热情?我机灵?我具有号召力?我竟然有这么多优点?玛利娅一眼就看出了我的优点!要知道,在此之前从未有人说过哪怕一点点的好处,甚至我自己都认为我是一个被上帝抛弃的孩子。
⑥我很快取回一盒粉笔,因为它就藏在教室后面的草丛里。当我正要把粉笔递给玛利娅小姐时,我发现我的手指缝里存满了污垢,衬衣袖口开了线,裤腿上溅满了泥点,更糟糕的是我五个脚趾全从破了的鞋子里露出了头。我很不好意思,可玛利娅小姐一点也不在意这些,她接粉笔的时候给了我一个天使般的微笑,那微笑是一朵百合花淡雅而美丽。玛利娅就是上帝派来的天使。
⑦从此,我决定做一个上进、体面的人,因为我知道天使正在注视着我。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本文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下面的一句话作简要赏析。
她接粉笔的时候给了我一个天使般的微笑,那微笑是一朵百合花——淡雅而美丽。
.文中说“玛利娅就是上帝派来的天使”,你觉得玛利娅是天使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一)课内语段阅读
①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②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③“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④“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⑤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⑥“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⑦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⑧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⑨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选自《走一步,再走一步》)
.从“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一句话,我们可以读出文中的“我”在暮色临近时的心情,这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文中“我”的两次哭泣,心理状态是不一样的,第一次“哭着”是,第二次“啜泣”是
.这个文段选自《走一步,再走一步》,我们知道,记叙文写作时,文中经常有段落详细描写以呼应文章的标题,你认为文中①~⑨中哪一段具体照应文章的标题?为什么是这一段?
.阅读第⑨段,想想“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指的是什么?

(二)水葫芦喊冤
我伫立在清澈的湖水中,静静绽放着美丽的蓝色花朵,典雅而娇羞。我叫凤眼莲,zǔ jí南美洲,是著名的水生观赏植物。我不但中看,而且还很中用呢!由于我可以生产出大量的饲料,特别是我独具的净化水质的才能,使我在家乡备受qīng lài。家乡的人们都夸我“才貌双全”。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看中我的这种才能,一股脑儿地赶来,想方设法请我去帮助他们改善水环境。说实话,谁愿意背井离乡啊?可是一看到他们那期盼的眼神,谁又能忍心拒绝呢?于是,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被带往世界各地,我就是20世纪30年代,怀着一腔清洁水质、造福民众的责任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刚来时,我可真没gū fù中国人民的期望,不但治理了不少遭受污染的河道,而且作为饲料,为中国的养殖业立下了大大的功劳。因此,我被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的植物而推广到中国各地,大家都亲切地叫我“水葫芦”。
然而,随着我们在中国各地放手的工作,我们的噩梦也随之而来了。“珠江水系告急,太湖水系告急!”“绞杀异己,阻塞河道,泛滥成灾!”“危害中国生态环境的大毒草,破坏滇池风光的冷面杀手!”一夜之间,英雄变狗熊。整治水葫芦的战役在各地纷纷打响,我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恶魔杀手。
我承认,由于我的过度繁殖,确实造成了淤塞水道、河湖,导致其它水生植物死亡的现象。但这并不是我的本意,只是因为我实在无法控制自身的特质。
我的身体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质:我有两种繁殖本领。只要条件合适,我就可以依靠匍匐枝和母枝分离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使植株数量在5天内增加一倍;也可以通过开花结果产生种子的方式进行有性生殖,一朵花大约能结300粒种子,沉积在水下的种子可以存活5年∽10年。我身体的这种物质使我的生命力显得特别旺盛,这是我的祖先为了适应环境练就的生存本领,因为在我的家乡南美洲,我们要面对200多种天敌的追杀。可在中国,我们的天敌却少得可怜,于是就造成了我们所到之处无可匹敌的局面。
但这能怪我们吗?我的特质是与生俱来的,又不是到中国以后才形成的。是你们请我来之前,自己没有对我进行充分的了解,没有做好调查研究。现在出了问题就全推到我头上。我不服!我冤!请读者朋友们给我评评理吧!
.看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1´X6=6分)
⑴zǔ jí()⑵备受qīng lài()⑶gū fù()
淤塞()⑸池()⑹无可敌()
.本文是一篇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文,从文章题目和文章风格看,属于______________性的说明文。(1´X2=2分)
.“水葫芦”原名叫_______________,原产于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价值和_____________的功能,还可以产生大量的饲料和肥料。(1´X4=4分)
.原本引进并大量推广种植,中看又中用的“水葫芦”,为什么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恶魔杀手”?
.造成“水葫芦”泛滥成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二段末的“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一句子我们似曾相识,它是________写的《 》一文中的句子。(1´X2=2分)
.“一朵花大约能结300粒种子”一句中的“大约”能否去掉,为什么?(1´X2=2分)
.“但这能怪我们吗?”如果改为“这不能怪我们”,从语气上有无不同?用哪一个更好?
.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有没有发现,在你生活的乡村、社区等地,发生过盲目引进技术设备或植物品种等情况?你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改进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