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写元宵节的古诗,完成小题
生查子•元夕                               正月十五夜
(北宋) 欧阳修                       (初唐)苏味道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ƒ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注:桥,护城河上桥
‚秾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形容艳妆。
ƒ落梅:乐曲《梅花落》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描写了什么景物?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生查子•元夕》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正月十五夜》主要的抒情方式是什么?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促织,蟋蟀。
(1)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你认为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字最传神?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的后两句作者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简要赏析。(5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宋)吕本中
病起多情白日迟,强来庭下探花期。
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阑干欲暮时。
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注]自无知。
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注]兔葵燕麦,两种植物名。语出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借以形容景象荒凉。
(1)简要说明本诗第三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2)南宋张九成评颔联两句诗说:“人之情意,物之容态,二句尽之。”请简要赏析。(4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两题。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ruó,“揉搓”之意。
(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湖上晚归
蒋士铨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
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
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1)“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工力,请分析。(4分)
(2)诗的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回答①—②两个小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
①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的感慨?
②“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