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 5 mL 5%(溶液浓度) H2O2溶液,各滴入2 滴相同浓度的CuSO4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浸泡;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浸泡。
 
试管A中不再产生气泡;
试管B中产生的气泡量增大。

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mL 5%H2O2溶液和5 mL 10%H2O2溶液
试管A、B中均未明显见到有气泡产生。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①的目的是                                           
实验中滴加CuSO4溶液的目的是                                  
(3)实验②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帮助该同学达到实验目的,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用实验中所提供的几种试剂)。
(4)对于H2O2分解反应,Fe2(SO4)3溶液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Fe2(SO4)3和CuSO4溶液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如图所示,同学们分别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进行了比较。
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②定量分析: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试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5)通过对上述实验过程的分析,在实验设计时,要考虑________方法的应用。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次,小刚在实验室看到了右图情景:

他首先想到药品可能变质了,那么NaOH溶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刚利用实验室的三种试剂(氯化钙溶液、稀盐酸、酚酞试剂)对这瓶“NaOH溶液”展开了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①: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猜想②: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③: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实验探究]

方案
现象
结论
I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__________试剂
产生大量气泡
猜想①不成立
II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剂
溶液变红
溶液中一定含NaOH
III
a.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________试剂;
____________
猜想②成立
b.向a中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
溶液变红

经过思考,小刚否定了方案II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故应____________保存。

探究二:精还原铁粉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物质制备】利用绿矾制备精还原铁粉的工艺流程如下:

粗还原铁粉中还含有少量铁的氧化物和Fe3C杂质,可用氢气在高温下进一步还原,其反应方程式为FexOy + y H2x Fe + y H2O,Fe3C + 2 H23 Fe + CH4
(1)写出焙烧中氧化铁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焙烧中加焦炭的作用除了可以生成CO外,还能

【含量测定】为得到精还原铁粉并测定粗还原铁粉中氧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按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已知3 CH4 + 4 Fe2O33 CO2 + 6H2O + 8 Fe(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且不考虑装置内原有空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3)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顺序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量样品和必要装置的质量;②点燃A处酒精灯;③缓缓通入纯净干燥的H2;④点燃C处酒精灯;⑤分别熄灭A处、C处酒精灯;⑥再缓缓通入少量H2;⑦再次称量必要装置的质量。
操作的先后顺序是①→③→→⑤→⑥→⑦(填字母)
A.②→④B.④→②
(4)步骤③的目的是,验证该步骤目的达到的实验方法是
(5)若缺少装置D,则所测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粗还原铁粉样品的质量为20.000 g,装置B、E分别增重0.360 g和0.440 g,则计算样品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探究一:工业铁红的主要成分是Fe2O3,还含有少量的FeO、Fe3O4。某兴趣小组用草酸晶体制取CO,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试回答:
【查阅资料】草酸晶体(H2C2O4·3H2O)在浓H2SO4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CO2和CO。

(1)实验前应先
(2)进入D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A中试剂是、C中的试剂是(填字母编号)。
a.浓硫酸b.澄清的石灰水c.氢氧化钠溶液
(3)F装置的作用是
(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改进的方法是

某小组同学在学完酸碱盐后,在实验室进行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实验,并且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NaCl、BaCl2乙同学:只有NaCl丙同学:Na2SO4、BaCl2
如果你也参加探究,你的猜想是:
【表达与交流】你的猜想的理由是:,经讨论大家认为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
【实验与探究】甲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有沉淀出现,则得出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请对甲同学的操作和结论作出评价:

现要制取一些二氧化氮气体来做演示分子运动的实验。
已知二氧化氮气体可以通过铜和浓硝酸反应:
Cu+4HN03(浓)=Cu(NO3)2+2N02↑+2H2O得到。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和水反应生成HNO3和NO气体,NO和NO2都是大气污染物,NO2能与碱溶液反应。现给出下列装置(A—F):

(1)制二氧化氮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收集二氧化氮的装置最好选
(2)写出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氮可将其通过。(填物质名称)
(4)NO一遇到O2就会变成NO2,收集NO应用法。
(5)用如上图F装置演示分子运动时,为了缩短演示的时间,NO2最好放在面的集气瓶中,另一瓶是空气,抽去两瓶之间的玻璃片,可以看到
(6)小林同学用装置BC组合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纯净的气体,他制取的气体可能是_____;
试用最简单的方法验证他制取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