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甲】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
荆轲奉樊於期头①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②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选自《荆轲刺秦王》)
注:① 函:匣子        ②揕(zhèn):用刀剑等刺。
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长跪而之(    )   (2) 图匕首见(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A.食壶浆 B.亲贤臣,小人 C.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 D.将军身被执锐

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
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
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荆轲的沉着冷静。

翻译甲文中划线句子。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荆轲刺秦王和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些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行乱其所为②困于心于虑而后作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选自《黄生借书说》,有删改)
注:①庋(guǐ):放置、保存。②素蟫(yín):指书里蠹虫。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子孙弃者无论焉/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非独书为/吴广以为
C.非夫人之物而强焉/诸人而后见也 D.姑异日观/以夫观人风者得焉

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 (2)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读完此文,对你读书生活有何启示?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乙】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节选)
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白玉之环(2)父母岁有裘葛之
(3)孰能无(4)而学于师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言文中有许多同义复词(一个词中两个字的词义相同),如“假借”、“叩问”、“清洌”、“修狭”等词都是同义复词。
B.对“其下圣人也 / 亦远矣”一句划分的节奏停顿是恰当的。
C.甲文中“非……则……”是固定句式,意思是“不是……而是……”。
D.甲文中“中有足乐者”和“衾拥覆”中的两个“以”字的意思相同。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甲、乙两文都是写给青年后生的,两文都运用了写法,甲文主要是勉励马生
,乙文主要论述了

阅读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仪轨:礼仪法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
(1)性行淑均(2)陟罚臧否
(3)犯法怠慢者虽必罚(4)咸畏而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诸葛亮为相国也,抚百姓 B.服罪输情者重必释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我之死,有子存焉
C.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D.刑政虽峻无怨者

昭陛下平明之理鸣之不能通其意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乙】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课文《出师表》加以说明。

综合这两段文字,请谈谈你对诸葛亮的评价。

课外文言文阅读
刘羽冲,沧州人。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于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下列加点语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谓可兵十万将:将军 B.独步庭阶恒:常常
C.为所擒几:差一点,几乎 D.如日千百遍是:这样

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沟 洫 甫 成 水 大 至 顺 渠 灌 入 人 几 为 鱼。
请结合内容,分析刘羽冲失败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