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氯化铅对大豆根的生长发育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
(1)实验材料:大豆、系列浓度的氯化铅溶液、培养皿、吸水纸、蒸馏水。
(2)实验步骤:
①将籽粒饱满的大豆种子,随机分为6组,并编号。
②分别用浓度为50、100、200、400、800、1600ppm的氯化铅溶液浸泡种子。
③待种子吸水膨胀后,移至铺有吸水纸的湿润培养皿中,在            的条件下培养。
④定期观察、记录、统计。
请指出上述实验设计的不足:                                      。  
(3)实验结果与结论:

由表中数据可知,随培养液中铅离子浓度的增大,主根长和侧根数         。该实验能否说明在50-1600ppm的范围内氯化铅能抑制大豆根的生长发育,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能/不能)。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甲为某油料作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变化曲线;图乙为密闭容器中种子萌发初期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

(1)图甲中曲线a→c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曲线c→d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影响其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
(2)图乙中,表示O2吸收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e点之前,曲线①对应的细胞呼吸方式为________。
(3)为了检测油料作物种子中的脂肪,先用_______试剂对其胚乳切片进行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

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关系,图乙表示能量流经D的过程。

(1)图甲中各成分间的关系不完整,缺少一个箭头,其应位于图中字母_______之间;A~E中,构成群落的是_______。草原中不同区域,因土壤条件不同,生长着不同种的牧草,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结构。蚜虫以植物的叶汁为食,欲调查其数量,一般采用________法。
(2)该草原景色怡人令人流连忘返,体现了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价值。该生态系统中,狼和兔的行为活动可被对方感知,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的功能。多代相互选择后,反应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得以生存,体现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_______的观点。
(3)图乙中的a、b表示的含义:a_________,b__________。

下图表示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的培育过程。

(1)图中A—B过程中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B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C过程需用_______处理猪胚胎的部分组织,以获得单个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
(2)H过程能充分发挥______个体的繁殖潜力。图中的“早期胚胎”一般为______。
(3)在进行H过程之前,需要对代孕母猪进行_______处理,以便给供体胚胎移入受体提供______。图中涉及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中,属于分子水平的是_______。

酵母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常用的生物。
(1)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充分混合均匀的酵母细胞溶液可在饱和的______溶液中形成凝胶珠。若形成凝胶珠颜色过浅,则说明________。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技术是包埋法,而制备固定化酶则不宜用此方法,原因是______。
(2)利用固定的酵母细胞发酵产生酒精,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同时会闻到酒味。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______。
(3)利用玉米秸杆生产酒精时,水解秸杆所用的纤维素酶可来自微生物。分离产生该酶的微生物时,所需要的培养基为________(按功能分),培养基中的碳源为______。微生物培养时对培养基常用________灭菌。

.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三种杂草(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
和__。
(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福寿螺属于_____,它和鸭舌草之间构成______关系。
(3)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_____死亡率,高密度处理小区的水
花生种群数量呈_______型增长。
(4)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将经历______演替,时间足够长,最可能演替为以_______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
(5)若实验结束后除去福寿螺和杂草,该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将降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