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夜 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闇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第一首诗的第三句“写岭色,兼写筝声”,请对此简要说明。
简要概括第二首诗中“弹筝者”的形象特征。
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这首诗第一、二联用来表达思乡之情的意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除了表达思乡之情及身在异乡的孤独凄苦的心情外,还表达了_____________的情感。
请就第三联所运用的艺术手法,选择一种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从内容上看,这首七言律诗的前两联重在___________,后两联重在___________。
颈联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有人说这里有八苦,请你写出其中四苦。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小题。
鹧鸪天
(元代)魏初
去岁今晨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综观全词,“心事”具体指的是什么?
词中用了哪些手法写“心事”?
古诗鉴赏
红 梅 苏 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他的《红梅》诗有这样的句子:“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
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请分别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水仙子·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请简要分析这首元曲的前三句是怎样描绘“寻梅”的执着与艰难的。
“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分别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